[发明专利]本地数据网的发现、配置方法、终端、核心网设备及基站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06531.0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77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亮;胡南;徐晓东;陈卓;杨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2 | 分类号: | H04W24/02;H04W48/16;H04W48/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005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地 数据 发现 配置 方法 终端 核心 设备 基站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本地数据网的发现、配置方法、终端、核心网设备及基站,该发现方法包括:接收核心网络发送的所述核心网注册区域内支持的本地数据网的信息;接收基站发送的与所述基站或小区绑定的本地数据网的信息;根据所述核心网注册区域内支持的本地数据网的信息和与所述基站或小区绑定的本地数据网的信息,确定是否存在终端当前能够使用的本地数据网;本发明实施例能够辅助终端感知附近可用的支持本地数据网的网络节点,并实现更细粒度的本地网管理,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本地数据网的发现、配置方法、终端、核心网设备及基站。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移动终端进行网络浏览、电影下载和在线视频聊天等宽带业务,同时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兴业务的不断涌现,对移动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和端到端时延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移动通信网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当前移动网络如4G,业务数据的传输需要通过传输网路由器和核心网网关的多跳转发,端到端时延较长;互联网业务的爆发性增长使以集中化为特征的核心网和回传网络面临巨大的压力,数据的路由和转发可能成为提升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的瓶颈。
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在靠近无线网网络侧部署边缘计算节点,比如本地转发/缓存模块,将业务内容提供节点更加靠近用户,一方面可以缓解核心网回传压力,降低业务端到端的时延,提升用户体验;另一方面可以让运营商开辟新的商业模式,比如OTT(Over TheTop,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各种应用服务)内容提供商服务器部署更靠近用户,以提升用户访问体验,从而向OTT内容提供商收取费用。
3GPP在4G标准中引入了相关标准化方案,包括本地IP存取(Local IP Access,LIPA)/选择IP流量卸除(Selected IP Traffic Offload,SIPTO)以及4G演进中进一步提出的控制面和转发面分离CUPS(Control Plane and User Plane Seperation)方案。
现有方案有如下问题:
LIPA/SIPTO:本地业务的分流需要通过建立端到端PDN(公用数据网)的连接实现,且该PDN连接的建立需要通过配置APN(接入点名称)实现,需要终端用户手动操作,且受限于终端操作系统。此外,APN能够支持分流的数量和灵活度有限。
CPUS:标准化方案同样依赖与APN配置,本地分流的数据仍需要通过额外网关,会带来额外时延和复杂度。
针对4G支持本地网技术方案的缺陷,目前正在3GPP开展的5G端到端网络架构标准化在设计初始便将边缘计算作为功能和需求考虑,支持业务向本地数据网的分流,且制定了三种方案分别为:基于DNN(data network name,数据网络接入点)的多PDU(Protocol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会话本地网方案、基于上行分流器(UL classifier)的本地网方案、基于多链路(Multi-homing)的本地网方案。
无论上述哪种方案,均需要终端感知当前是否有本地数据网可以使用以及该本地数据网的范围多大,现有方案是基于跟踪区定义本地数据网的范围,但考虑到跟踪区范围配置不够灵活且往往范围太大,未来本地数据网的应用模式更多是很小范围的,故现有方案无法适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本地数据网的发现、配置方法、终端、核心网设备及基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基于跟踪区发现本地数据网的方式无法适用于小范围的应用模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本地数据网的发现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发现方法包括:
接收核心网络发送的所述核心网注册区域内支持的本地数据网的信息;
接收基站发送的与所述基站或小区绑定的本地数据网的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65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