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孔滤膜洗脱装置及洗脱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06123.5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65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窦丹丹;江红;巩泉泉;马俊杰;张永;谢连科;马新刚;张国英;李方伟;王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晓鹏 |
地址: | 250003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孔 滤膜 洗脱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孔滤膜洗脱装置及洗脱方法,包括壳体、超声发生器、泵、至少一个管座和至少一个洗脱管,其中,所述超声发生器安装于壳体的底部,用于提供超声震荡;所述管座安装于超声发生器上,提供盛放洗脱管的空间;所述洗脱管包括上段和下段,上段和下段之间可拆卸连接,上段的底部设置过滤元件,过滤元件出口处设置乳胶口,乳胶口在大于设定吸力作用下打开;下段的位于过滤元件的底部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洗脱管放置于管座中时,该开口与安装于壳体内的泵连接,用于对下段内部提供负压。该洗脱装置可以以较快的速度实现微孔滤膜上待测物质的洗脱,以解决微孔滤膜浸泡时间过长导致的微孔滤膜破碎,进而避免了复杂的过滤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和职业卫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孔滤膜洗脱装置及洗脱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空气中可溶性气溶胶态钾(钠)及化合物的测定方法是在采样点,将装好微孔滤膜的采样夹以5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采样后,将滤膜的接尘面朝里对折2次,放入具塞比色管内洗脱后用离子色谱仪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微孔滤膜的孔径为0.8μm,现常用的洗脱方法是将采样后的滤膜放入具塞比色管中,加入10.0ml水,洗脱10min。洗脱液供测定。该检测方法具有以下弊端:1.微孔滤膜浸泡时间过长,很容易碎裂,使用仪器测定前需将洗脱液进行过滤,操作繁琐,而且洗脱液在转移过滤过程易被污染,影响检测的准确性。2.具塞比色管为玻璃制品,容易吸附水中包括钾、钠和铅、镉等金属离子,存放时间短,过夜放置检测结果会偏低,需当日测定完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孔滤膜洗脱装置及洗脱方法。该洗脱装置可以以较快的速度实现微孔滤膜上待测物质的洗脱,以解决微孔滤膜浸泡时间过长导致的微孔滤膜破碎,进而避免了复杂的过滤程序。将洗脱液经迅速过滤,即可对滤液进行检测,无需将滤液进行多次转移,避免了滤液受到二次污染。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微孔滤膜洗脱装置,包括壳体、超声发生器、泵、至少一个管座和至少一个洗脱管,其中,所述超声发生器安装于壳体的底部,用于提供超声震荡;
所述管座安装于超声发生器上,提供盛放洗脱管的空间;
所述洗脱管包括上段和下段,上段和下段之间可拆卸连接,上段的底部设置过滤元件,过滤元件出口处设置乳胶口,乳胶口在大于设定吸力作用下打开;
下段的位于过滤元件的底部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洗脱管放置于管座中时,该开口与安装于壳体内的泵连接,用于对下段内部提供负压。
进行洗脱时,将微孔滤膜放置于洗脱管的上段中,并在上段中加入洗脱液,将洗脱管放置于管座中,打开超声发生器,对洗脱管进行超声震荡,加速微孔滤膜上待测物质的洗脱。在较短时间的洗脱下,微孔滤膜不会破碎,不会对洗脱液造成污染,所以无需进行较为繁琐的过滤程序。洗脱完毕后,打开泵,泵通过下段上的开口对下段抽真空,提供负压。过滤元件下端的乳胶口在吸力作用下打开,洗脱液即经过过滤后流入下段中,实现快速过滤,快速过滤可以解决传统过滤方式过滤速度慢,很容易受到外界污染物的污染的问题。下段的结构也为管状,与试管类似,体积较小,在对滤液进行检测时,可以直接将上段和下段拆开,直接拿着下段去检测,解决了传统方法(如抽滤)中需要将滤液进行转移才能检测,转移过程中容易对滤液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洗脱管的材质为聚乙烯。一方面,聚乙烯不吸附也不会渗出金属离子,可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可以防止洗脱管在超声震荡时破碎。
优选的,所述过滤元件包括漏斗和贴附在漏斗上的滤纸,乳胶口设置于漏斗的出口处。
洗脱时,直接将洗脱液和微孔滤纸放置于滤纸上方,超声震荡洗脱完成后,即可进行快速过滤。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乳胶口为烟嘴状乳胶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61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