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体积高亮度氮化镓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04327.5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7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朱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微全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H01L33/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积 亮度 氮化 发光二极管 芯片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小体积高亮度氮化镓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由蓝宝石做衬底,经MOCVD方法生长N型AlGaN缓冲层,N型GaN层, P型GaN外延层,在P型外延层上生长掺杂锰(Mg)的P+层;
(2)将透明电极材料蒸镀在外延层上,再刻蚀P、N电极平台阶,生长钝化层;
(3)依次进行光刻、蒸镀、剥离、制作P,N电极;
(4)进行退火处理,形成欧姆接触后,做光电参数中间测试;
(5)通过研磨控制芯片厚度,再进行切割分开后,测试分类;
其特征在于:芯片面积为0.15×0.15mm2~0.3×0.3mm2;厚度(50~80)±10 μm;P电极为圆形,直径φ=60mm~110mm;N电极为水滴状几何图形,直径φ=60mm~11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体积高亮度氮化镓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掺杂Mg+用H2作为携带气体,NH3作为生长V型材料,Mg为掺杂源,掺杂温度900℃,时间2分钟;N型外延层厚为1~3μm,P型外延层厚 0.5~2μm;Mg+层的厚度为400~6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体积高亮度氮化镓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片面积可以为0.25×0.25mm2~0.3×0.3mm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体积高亮度氮化镓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镀条件为使用电子束蒸发台,在高真空10-5~10-8Torr,蒸发速率15/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体积高亮度氮化镓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刻蚀方法为采用反应离子刻蚀法,以氯气和三氯化硼为主,加氮气组成的混合气体,温度为24℃,气体流量为5~20sccm,功率为75瓦,时间为20~3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体积高亮度氮化镓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层采用硅烷、一氧化氮和氮气制备,气体流量为 10~200sccm,温度为200℃,气压为600mTorr。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体积高亮度氮化镓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制作P、N电极采用高真空电子束蒸发台,高真空10-5~10-8Torr,蒸镀钛、镍、铝、金,厚度在5000~1000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体积高亮度氮化镓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退火处理是在450~60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体积高亮度氮化镓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光电参数中间测试应符合的测试条件为:
电流为20mA;
正向电压:3.1~4V;
发光强度≥2.0mW;
反向电压:-5~-15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微全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微全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432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