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噻吩并环戊二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903705.8 申请日: 2017-09-29
公开(公告)号: CN107629067B 公开(公告)日: 2019-11-22
发明(设计)人: 郭旺军;周继华;刘英哲;刘亚东;弥育华;张杰;宋新潮;高潮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7D495/04 分类号: C07D495/04
代理公司: 11011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代理人: 梁勇<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地址: 710065 陕西***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环戊二烯衍生物 有机光电材料 制备 金属催化剂作用 烷基 烷基取代苯基 烷基取代噻吩 有机金属试剂 噻吩甲酸甲酯 回流反应 有机溶剂 共轭性 易分离 溴噻吩 产率 稠环 关环 碱溶 强酸 收率
【说明书】:

发明属于有机光电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噻吩并环戊二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公开的二噻吩并环戊二烯衍生物,结构式为其中R,R’为C1‑C20的烷基、C1‑C10烷基取代苯基或C1‑C10烷基取代噻吩基。将2‑溴噻吩、3‑噻吩甲酸甲酯和碱溶于有机溶剂,在金属催化剂作用下回流反应24小时,然后与有机金属试剂反应,经强酸关环后即可以78‑86%的产率得到二噻吩并环戊二烯衍生物。本发明具有制备新颖、步骤简单、收率高、产物易分离纯化的优点。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二噻吩并环戊二烯衍生物结构中含有多并稠环,共轭性强,有望用作有机光电材料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光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噻吩并环戊二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问题逐渐成为各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对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目前占主导地位的光伏技术主要基于无机材料,其高昂的材料制备成本以及高能耗的加工工艺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有机太阳能电池则是一种主要基于有机半导体碳基材料的光伏器件,相对于无机太阳能电池,有机太阳能电池制造成本低廉、材料质量轻、加工性能好,可以利用先进的卷对卷以及喷涂打印技术进行大规模生产,并具有柔性,可以加工成为半透明器件,易于携带,生产过程中能耗低,环境污染少等优点。

自1986年,Tang制备出了第一个基于给体-受体的双层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实现了光伏技术从无机到有机材料的转换。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众多材料科学家将目光逐渐投向了窄带隙共轭聚合物材料的设计与开发。其中,经典聚合物聚[2,6-(4,4-双(2-乙基己基)-4-氢-环戊[2,1-b;3,4-b’]二噻吩)-交-4,7(2,1,3-苯并噻二唑)](PCPDTBT)的吸收边缘可以达到900nm,基本覆盖了整个可见光区域,基于该材料制备出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率为3.2%[Adv.Mater.,2006,18,2884-2889]。2013年,美国华盛顿大学Alex K Y Jen教授对该材料进行优化,通过引入氟原子,优化后的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可以达到6.6%,双结电池达到了8.2%[Macromolecules,2013,46,5497-5503;Adv.Funct.Mater.,2013,23,5084-5090]。而二噻吩并环戊二烯是这种经典聚合物材料的关键材料,其结构式如下:

目前,该类材料主要合成是通过两种途径进行合成:一种是通过3-溴噻吩和N,N-二甲基甲酰氯反应后羰基保护后碘代后经关环得到相应的酮,经水合肼还原后与溴代烷烃在碱的作用下制备而成(Synthesis,2000,1253);另一种方法是3-溴噻吩与3-噻吩甲醛经加成、氧化、碘代和关环后得到相应酮,再经还原和烷基化制备得到所需产物(Synthesis,2000,1253)。这两种方法涉及低温锂化反应,关环反应需要高温反应,反应条件苛刻,步骤复杂,收率偏低,且只能进行烷基化,芳基化难以进行。随后,也有报道该类化合物通过偶联、氧化、关环获得酮类化合物,简化了反应步骤(CN101830909A),仍存在还原和烷基化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二噻吩并环戊二烯衍生物制备困难、路线繁琐、条件苛刻等不足和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应步骤少、反应收率高且可进行多元化修饰的二噻吩并环戊二烯衍生物制备方法。

发明构思:通过2-溴噻吩与3-噻吩甲酸甲酯经交叉偶联获得联噻吩衍生物,然后与烷基或芳基活性试剂进行加成反应制备醇类化合物,最终经强酸关环后即可得到所需二噻吩并环戊二烯衍生物。

一种二噻吩并环戊二烯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未经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37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