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ED灯具可控寿命的设计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903704.3 | 申请日: | 2017-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59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 发明(设计)人: | 朱亮标;蒋海苏;黎新;路国光;尧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广州赛宝腾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9/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陈燕娴 |
| 地址: | 51050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灯具 可控 寿命 设计 系统 方法 | ||
1.一种LED灯具可控寿命的设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数据管理模块、失效机理管理模块和模拟仿真建模模块;
基础数据管理模块包括描述外界应力的应力库、记录原材料的材料库和包含各种电子元器件的芯片库;用户能够在此模块完成对基础信息包括:应力信息、材料信息和芯片信息的录入、编辑和管理;
失效机理管理模块包括失效模型库、常数集和参数集,失效模型库包括失效模式的相关信息、失效模式模型公式描述和引用文献,常数集包括失效模式模型公式中出现的常量,参数集包括失效模式模型公式中使用的参数变量;
模拟仿真建模模块包括器件分析模块、板级电路分析模块、模组对象管理模块和LED灯具仿真模块;器件分析模块使用系统中的基础数据包括部件、原材料、应力,根据实际需要描述器件的信息,构造出需要的器件系统;板级电路分析模块可设置板级电路的相关信息完成板级电路的设计;模组对象管理模块把属于该模组的板级电路关联起来,维护LED灯具的各模组结构包括:灯壳模块、光源模块、导热胶、散热器和电源模块;LED灯具仿真模块实现灯具信息维护、全寿命管理和寿命预计与分析的功能;
系统通过失效模式匹配,分析出给定的板级电路、器件所包含的失效点以及可计算的有效失效点;对于可计算的失效点通过综合对比给出其失效的时间,对比期望的寿命值,给出是否满足寿命期望的预计,达到寿命预计的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具可控寿命的设计系统,其特征在于,失效模型库中,失效模式包括电迁移、绝缘体击穿、电解寿命、热疲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具可控寿命的设计系统,其特征在于,失效模型库中,对于失效模式中的失效公式,系统提供了相关的检测和校验功能,包括:失效公式中参数到基本属性的映射,基本属性包括来自原材料、部件以及应力的基础信息,对于没有映射的参数,将提醒用户进行参数映射;对于公式的计算结果验证,用户可以通过对各个参数进行赋值,以进行计算,确认计算的结果,及时发现除零、计算结果越界溢出的异常情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具可控寿命的设计系统,其特征在于,板级电路分析模块在板级电路建模的过程中,首先要确认板级电路的相关信息,包括:形状设置;印制板参数,包括使用的焊接材料、电镀材料信息;层管理,包括印制板中包括的层数、每层的绝缘材料以及电导材料;隔层管理,描述隔层的大小、所在层;通孔管理,包括通孔的位置、关联的组件;组件管理,在板级电路上添加基本的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灯具可控寿命的设计系统,其特征在于,针对板级电路建模,系统提供了图形化的设计方式,用户可以通过拖拽的方式调整印制板的大小、添加隔层、添加通孔以及添加组件;直观地展现设计的效果,同时系统还提供了放大缩小以及正反面切换视图操作。
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LED灯具可控寿命的设计系统的LED灯具可控寿命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设定LED灯具中所有的失效点,失效点指的是导致失效故障的因素;
S2、设置与失效点相关的参数,包括器件参数、环境参数、设计目标;
S3、选择合适的失效模型,对失效点进行分析;
S4、对于每个模型给出各个模型计算寿命的结果,综合各个模型得出设计的LED灯具寿命;
S5、依次分析多个失效点,如果设计的LED灯具寿命值满足要求,则完成相关LED灯具的设计;
否则,再重复步骤S2-S4,直到计算的LED寿命值满足设定的期望寿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LED灯具可控寿命的设计系统的LED灯具可控寿命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LED灯具设备,其失效点包括:LED芯片,电源电路,散热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LED灯具可控寿命的设计系统的LED灯具可控寿命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收集相关失效模型公式建立失效模型库,在进行LED灯具的寿命预计时,使用失效模型库的相应失效模型进行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广州赛宝腾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广州赛宝腾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370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