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前馈控制的电控变速换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03633.7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97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崔永国;高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1/40 | 分类号: | F16H61/40;F16H61/04;F16D48/0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李文培;巩同海 |
地址: | 276023 山东省临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变速 换挡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馈控制的电控变速换挡系统,其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它主要包括挡位选择器和变速阀,挡位选择器上设有换向阀,还包括控制器,挡位选择器和变速阀分别与控制器连接,变速阀上设有时间控制电磁阀,时间控制电磁阀通过调压阀与换向阀连接,控制器通过时间控制电磁阀控制调压阀右侧的压力源。本发明在保证车辆原有各方面性能的情况下,实现离合器充油的独立控制,提高了变速控制的灵活性,降低了变速换挡冲击,大大提高驾驶的舒适性。本发明主要用于装载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前馈控制的电控变速换挡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装载机的作业工况主要是铲掘作业和装载作业,为高效作业,整机需要频繁进行起步—停车,前进—后退换挡,以上动作都是通过装载机变速箱档位系统控制并实现的。目前,装载机变速控制系统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机械变速控制方式,其特点是没有额外控制装置,成本低,实现方便;但是,由于软轴本身的性能,长时间使用会使得挡位不清晰,挂不上档;此外,换挡过程不可控,大部分没有缓冲过程,换挡冲击大。第二种是电子变速控制器控制挡位方式,其特点是:第一,换挡挡位清晰,不存在软轴磨损的问题;第二,可以增加缓冲机构,变速升压更柔和;第三,程序控制更灵活。
但是,传统意义上的电子变速控制系统,其液压系统原理与机械换挡系统一致,造成了在调整变速升压曲线时,存在离合器充油时间和挡位压力升压时间相互影响的问题,即想要实现离合器快速充油时,导致挡位升压快,换挡冲击大;反之,想要实现离合器慢速充油时,导致挡位升压慢,换挡、等档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前馈控制的电控变速换挡系统,该系统在保证车辆原有各方面性能的情况下,实现离合器充油的独立控制,提高了变速控制的灵活性,降低了变速换挡冲击,大大提高驾驶的舒适性。
所述的前馈控制的电控变速换挡系统,包括挡位选择器和变速阀,挡位选择器上设有换向阀,还包括控制器,挡位选择器和变速阀分别与控制器连接,变速阀上设有时间控制电磁阀,时间控制电磁阀通过调压阀与换向阀连接,控制器通过时间控制电磁阀控制调压阀右侧的压力源。
进一步的,所述换向阀包括前进挡换向阀、1/2档换向阀和后退档换向阀。
进一步的,所述变速阀上设有前进档电磁阀、1/2档电磁阀和后退档电磁阀,前进档电磁阀、1/2档电磁阀和后退档电磁阀分别与前进挡换向阀、1/2档换向阀和后退档换向阀连接。
进一步的,换挡时,时间控制电磁阀打开,使调压阀右侧油液回油箱,调压阀左侧油路畅通,通过系统油给离合器充油。
进一步的,离合器充油结束后,离合器的压力在时间控制电磁阀的作用下,最高升至调压阀的弹簧预紧压力值。
进一步的,离合器充满油后,控制器控制时间控制电磁阀断电,使系统油压进入调压阀右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在保证车辆原有各方面性能的情况下,增设调压阀,通过调整调压阀右侧压力源,将该压力源从原来的离合器进油压力调整为变速阀进油压力,即该压力仅与系统压力有关,与离合器充油无关;
2、增设时间控制电磁阀,通过时间控制电磁阀控制调压阀右侧平衡压力,从而控制离合器充油时间;同时,通过调整进入调压阀右侧油腔的油路通径,控制变速压力的升压时间;实现了离合器充油时间和变速压力升压时间的相互独立控制;
3、本发明实现了离合器充油的独立控制,极大的提高了变速控制的灵活性;同时,控制挡位压力升压时间和离合器充油压力,大大降低了变速换挡冲击,提高了驾驶舒适性。此外,通过对时间控制电磁阀的控制,根据不同变速箱进行充油时间和换挡时间的标定,使得变速阀和变速箱离合器之间匹配更灵活、适应性更强。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36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