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甘蓝与马铃薯套种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902525.8 | 申请日: | 2017-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5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 发明(设计)人: | 翟笃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翟笃震 |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 代理公司: | 芜湖众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8 | 代理人: | 方南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甘蓝 马铃薯 套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产品种植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紫甘蓝与马 铃薯套种的方法。
背景技术
间作套种是农业上的一项增产措施,间作套种能够合理配置作物群体,使 作物高矮成层,相间成行,有利于改善作物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能利用 率,充分发挥边行优势的增产作用;间作套种是指在同一土地上按照不同比 例种植不同种类农作物的种植方式;间作套种是运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 充分利用光能、空间和时间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紫甘蓝是一种非常古老的 蔬菜,在四千多年前的古希腊罗马时代人们就开始把它们做成美佳肴了;是 餐桌上重要蔬菜之一,同时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本草拾遗》中记载紫甘蓝 有补骨髓、利五藏六腑、利苯节、通经络中结气、明耳目、健人、少睡、益 心力、壮筋骨;治黄毒,煮作菹,经宿渍色黄,和盐食之,去心下结伏气; 马铃薯更是餐桌常备的菜品,为了提高蔬菜的产量,通过套种,可以对病虫 害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减少抗病喷洒的农药,减少蔬菜的农残,是一种绿 色的种植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避免蔬菜农残的紫甘蓝与马铃薯 套种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一种紫甘蓝与 马铃薯套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栽培床和培养基的准备;(2)马铃 薯催芽,紫甘蓝育苗;(3)移栽;(4)田间管理。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紫甘蓝与马铃薯套种的方法,栽培床和培养基的准 备,垄沟式种植,冬前深耕每亩撒施优质圈肥3000~4000公斤,过磷酸钙40 公斤;早春作垄时,垄内再包施基肥,亩施圈肥2000公斤,草木灰100公斤 或硫酸钾20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垄高15~18厘米,垄背宽20厘米,垄 沟宽60厘米,垄上种1行马铃薯,株距20厘米,每亩4000株;垄沟内栽2 行春紫甘蓝,行距40厘米,株距40厘米,每亩4000株。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紫甘蓝与马铃薯套种的方法,马铃薯催芽,播前15~20 天将种薯先放在温度约20℃条件下暖种催芽,紫甘蓝育苗,紫甘蓝于12月上、 中旬播种,采用阳畦育苗,3月中旬移栽。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紫甘蓝与马铃薯套种的方法,田间管理马铃薯播种的 管理主要是中耕、浇水、施肥;紫甘蓝播种后用新高脂膜稀释600~800倍体 积溶液喷雾土壤表面。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紫甘蓝与马铃薯套种的方法,紫甘蓝移栽后喷施蔬菜 壮茎灵,每100公斤液体中加入蔬菜壮茎灵胶囊1粒,搅拌溶解后喷施植株 面,7~10天喷一次。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紫甘蓝与马铃薯套种的方法,紫甘蓝采收后,垄沟内 栽1行夏茄子,株距40厘米,每亩栽苗2000株左右,茄子于2月下旬至3 月上旬播种,5月中旬移栽。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紫甘蓝与马铃薯套种充分运用群落的空间结构, 利用充足的光能、空间和时间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垄沟式种植,增加了空 间,便于阳光的照射,对水分要求不同的植物,充分了利用了地势优势,保 证了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对病虫害要能起到相互制约,植物自身的病虫害, 依靠农药治理,不仅造成农残,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不同植物的套种, 可以抑制病虫害,不仅绿色环保,还降低了生产投入的成本;紫甘蓝营养丰 富,对土壤适应性较强,又耐寒,很适合露地栽培,产量也很高,春季即可 进行栽培,是一种经济效益非常高的作物。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 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 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紫甘蓝种子选早熟品种,紫甘1号、早红、红亩;马铃薯选择荷兰7号, 克新4号;
实施例1
本发明一种紫甘蓝与马铃薯套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栽培床和培养基的准备:垄沟式种植,冬前深耕撒施优质圈肥 3000kg/亩,过磷酸钙40公斤;早春作垄时,垄内再包施基肥,施圈肥2000kg/ 亩,草木灰100kg/亩,过磷酸钙20kg/亩,垄高15~18厘米,垄背宽20厘米, 垄沟宽60厘米,垄上种1行马铃薯,株距20厘米,每亩4000株;垄沟内栽 2行春紫甘蓝,行距40厘米,株距40厘米,每亩4000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翟笃震,未经翟笃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25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甜薯苗的培育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球盖菇的栽培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