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OCT血管造影技术的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泡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02054.0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5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沈梅晓;许哲;黄胜海;吕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代理公司: |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37 | 代理人: | 王坚强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oct 血管 造影 技术 青光眼 滤过 术后 评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眼科医学及光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OCT血管造影技术的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泡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青光眼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致盲性眼病,由于其病理性高眼压可对视神经造成不可逆性损伤,引起视功能障碍。青光眼滤过手术是控制眼压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手术方式。手术是否成功的关键在于术后能否形成有功能的外流滤过道,包括结膜下滤过泡和浅层巩膜瓣下引流通道。据报道青光眼滤过手术后2年的失败率达15%-30%,滤过泡的瘢痕形成和滤过道被阻塞是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一个形成已久的滤过泡整体过度血管化意味着其滤过功能丧失,手术控制眼压失败。然而,目前临床工作中使用的多数滤过泡分类评价标准,仅通过滤过泡表面血管化程度作为评价滤过功能的标志。然而,随访观察并客观评价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滤过泡的整体微血管网结构,可为术后判断滤过泡功能,及早采取处理措施提供更为可靠临床提示。
青光眼术后滤过道修复过程中的血供主要来自睑板后动脉结膜穹隆分支和睫状前动脉巩膜外层分支双重途径。与其他手术后尽一切办法促进伤口愈合不同,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的维持是一个抑制手术切口修复的过程,即减少滤过泡血管化和滤过道纤维化。在青光眼滤过术后的随访过程中,临床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裂隙灯显微镜(slit lamp microscope)照相,对滤过泡外形和表面血供进行观察记录,并建立了多种分型分类系统,其中包括:Kronfeld分型标准、 Migdal分型标准、McCulloch分型标准、IBAGS(Indiana bleb grading appearance scale)分类系统和MBGS(Moorfields bleb grading system)分类系统等。然而,裂隙灯显微镜照相仅能对滤过泡表面血管进行拍摄,无法提供深度信息,且相关的分型分类系统仅为定性标准,依赖检查阅片者自身经验,结果主观性较强,无法统一客观定量记录。进一步研究为了明确滤过泡内部结构与其功能之间的联系,常通过眼前节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 观察滤过泡二维切面结构。然而,由于超声生物显微镜的分辨率限制,无法对滤过泡微血管网精准成像,且其采用接触式检查方式,易刺激术后滤过泡炎症反应,增加感染风险。另外,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microscopy)虽可以对滤过泡结膜上皮和上皮下血管进行微观细胞级观察,但由于其观察范围和深度有限,无法提供滤过泡微血管网结构的宏观整体信息,且由于其接触式检查方式,对患者配合度要求高,临床操作相对困难。因此,亟待发展一种客观、包含深度信息、高分辨率、非接触式的检查方式,以辅助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泡整体三维微血管网的临床随访观察。
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进步,促使眼前节组织深度信息的高分辨率成像得到发展。近年来,新出现的基于 OCT三维配准重建技术OCT血管造影成像(OCT angiography,OCTA),在对眼前节组织结构成像的同时,可对血管信息进行提取,并行不同深度的二维微血管网投影面(en face)重建。相较于眼前节荧光素血光造影(fluorescein angiographic,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angiographic, ICGC),OCTA可以对眼前节组织的二维微血管分布进行非接触、高分辨率、含深度信息的投影面成像,且避免了受试者注射造影剂后出现过敏、休克等并发症的风险。然而,目前临床OCT技术仅可获得二维投影面OCTA图像,缺少整体三维微血管网重建技术,无法获取三维微血管整体结构信息,并且缺乏表达三维微血管网结构复杂程度等客观量化参数。然而,三维眼前节微血管网重建技术和对应客观量化指标的建立,对青光眼滤过术后其滤过泡功能相关的三维微血管网随访研究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OCT血管造影技术的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泡评价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基于OCT血管造影技术的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泡评价方法,所述的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眼前节扫频光源OCT(SS-OCT)系统获取青光眼滤过术后的滤过泡图像采集:SS-OCT图像采集采用BM扫描模式,获得人眼滤过泡B-scan 图像,采用相位相关算法对相邻两次扫描的B-scan图像进行配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未经温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20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声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存储介质
- 下一篇:基于智能终端诊病的脉诊探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