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奥氏体不锈钢零件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01761.8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3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3/00 | 分类号: | B23P13/00 |
代理公司: | 贵阳派腾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2110 | 代理人: | 田江飞 |
地址: | 550009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奥氏体 不锈钢 零件 加工 方法 | ||
1.一种奥氏体不锈钢零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选用06Cr18Ni11Ti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加工一种形状为回转体,外形为抛物线曲面(3)的零件,在抛物线曲面(3)的两端均设有型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奥氏体不锈钢零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下料:下料不锈钢棒06Cr18Ni11Ti,下料后,去除飞边及毛刺;
②车削加工:对不锈钢棒06Cr18Ni11Ti进行车削加工,制成零件;
③铣削加工:铣削零件内切圆,制作型腔,铣削后去除加工毛刺,用内切圆进行定位,铣削另一个型腔,铣削后去除加工毛刺;
④化学钝化:对零件进行清洗,然后钝化;
⑤封装入库:将零件用电话纸包封2至3层,入库待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奥氏体不锈钢零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抛物线曲面方程为y=(630-x)x/2205-1.5,其中y为纵坐标,x为横坐标。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奥氏体不锈钢零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①中选用金属带锯床进行下料,不锈钢棒06Cr18Ni11Ti下料的尺寸为φ90mm×89mm。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奥氏体不锈钢零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②中选用数控铣床进行铣削加工,分为以下步骤:
(2.1)加工平面端(1):用不锈钢棒06Cr18Ni11Ti加工平面端(1),平面端(1)的长为87mm;
(2.2)加工工艺夹头(2):在平面端(1)的一侧加工尺寸为ф35mm×30mm的工艺夹头(2);
(2.3)车削外圆:在工艺夹头(2)的一端,用车刀进行车削外圆,尺寸为ф82.5mm×14mm;
(2.4)调头装夹:固定工艺夹头(3),进行调头装夹;
(2.5)车削外形:在平面端(1)的另一侧,用车刀对零件进行车削外形,构成抛物线曲面(3),长度为40mm,同时车削内孔(4),尺寸为ф65mm×41m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奥氏体不锈钢零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刀采用牌号为YG8N的硬质合金车刀,切削速度为50m/min,进给量为0.2mm/r,切削深度为1mm;
所述车刀前角为12°,后角为10°,刃倾角为-5°,主偏角为60°,副偏角为10°,刀刃磨出0.15mm的负倒棱,倒棱部位的前角为-2°,刀尖圆弧直径为0.15mm;
所述车刀前、后刀面及刃口的表面粗糙度为0.4um。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奥氏体不锈钢零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刀前面采用圆弧形卷屑槽,圆弧形卷屑槽的槽宽为2.5mm,槽深为1.5mm。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奥氏体不锈钢零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③中选用数控铣床进行铣削加工,采用顺铣加工法,分为以下步骤:
(3.1)固定零件:固定零件的工艺夹头(2);
(3.2)铣削一端型腔:用立铣刀铣削零件,在抛物线曲面(2)的一端形成内切圆为ф68mm六边形、深度为42.5mm的第一型腔(5),铣削后去除加工毛刺,
(3.3)线切割:铣削完成后,切除工艺夹头(2);
(3.4)铣削另一端型腔:用内切圆进行定位,铣削抛物线曲面(2)的另一端的第二型腔(6),深度为8mm,铣削后去除加工毛刺;
所述铣削立铣刀采用直径为φ8mm的立铣刀,牌号为YG813硬质合金材料,立铣刀的前角为10°,后角为12°,螺旋角为30°,切削速度为40m/min,切削深度为1mm,进给量为1mm/s。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奥氏体不锈钢零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②和③中切削区采用喷雾方式进行冷却,乳化液选用含硫、氯的极压添加剂乳化液。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奥氏体不锈钢零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④分为以下步骤:
(4.1)将零件进行除油清理和酸洗,去除表面残存油污、铁微粒、灰尘与炭黑杂质;
(4.2)采用硝酸钝化,在零件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航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176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