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粮仓专用防杀虫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01141.4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51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吴兆学;汤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央储备粮徐州直属库睢宁分库 |
主分类号: | A01M13/00 | 分类号: | A01M13/00;A01M29/12;A01M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粮仓 专用 杀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粮仓防杀害虫装置,确切地说公开了一种粮仓专用防杀虫装置。
背景技术
国家储备粮的安全存储,事关一个国家粮食战备安全保障的大问题。成千上万吨级的粮食堆积在一起,在温度、湿度、通风等方面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我国战备粮的储备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温度、湿度、通风等逐渐实现了科学控制,既不需要经常晾晒,也无需在进行不断转库以免降低粮食损耗。但粮食害虫的危害却一直存在,每年给国家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不仅影响粮食的营养价值,而且使粮食带有不良气味,降低质量,减少重量,促使粮温升高,加速微生物降解速度,导致粮食腐败变质,给国计民生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对粮食病虫害的实时监控,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清除灭杀粮食害虫,成为我国粮食系统亟待攻克的难题。目前粮食系统普遍采用的灭杀主要依靠杀虫剂的挥发作用,即通过气味灭杀害虫,以避免化学制剂与粮食直接接触导致粮食污染。因此最主要的储粮害虫仍以预防为主,防治兼备。通常用气味防虫杀虫,多是通过药剂的挥发在密闭的粮仓内以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但是药剂挥发需要在仓储内放置容器,若置于粮食上表层,气体挥发会滞留在上层空间,或弥漫至上层粮食颗粒间隙,而中下层粮食的防治则很难凑效,并且药剂在无载体的情况下,挥发过快,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且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气体防虫治虫药剂的摆放成了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一种粮仓专用防杀虫装置,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公开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它包括:方管(1)、底板(2)及存放区(3);由方管(1)焊接在底板(2)上构成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管(1)有两根,底板(2)为长条状金属板,方管(1)分列在底板(2)的两侧无缝焊接固定,两方管之间的间隙即为存放区(3),该间隙大小根据实际需要即时调整,最佳尺寸以能够与仓门关闭后仓门与封仓板之间的间隙相匹配为标准;方管(1)及底板(2)均喷涂防浸蚀层。
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材料成本低廉,应用方便,效果极佳,真正起到了防治兼备的作用,解决了药剂存放位置的难题,延长了药剂挥发时间,达到持续作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参见附图,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应用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立体结构图。
参见附图1-3,包括:(1)方管、(2)底板、(3)存放区及(4)药沙;方管(1)有两根,分别焊接在底板(2)的两侧即构成本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1-3,将两根方管(1)焊接在底板(2)的两侧即可构成本发明主体。
实施例,在粮食入库封存时,于仓门封板的下部留置密度较大的通气孔,并在该通气孔的区域使用防潮透气无纺布覆盖胶粘固定,在关闭仓门前于仓门封板下沿与地平交界处放置本装置,并将拌有药剂的沙子置入存放区,分摊均匀,然后关闭仓门上锁密闭即可。药剂存储于沙粒间隙,延缓了会速度,达到持续作用的目的。由于气体的扩散作用,挥发的气体经过仓门封板的通气孔浸入粮堆底部并逐渐向上向仓内深处浸漫,直至粮堆整体内部颗粒之间布满气体,从而达到防止目的。
经过预定时间后可再次向药沙内浇洒药剂重复使用。清仓时,打开仓门,取出本装置,倒掉药沙,清洁处理后,防止收藏,以备再次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央储备粮徐州直属库睢宁分库,未经中央储备粮徐州直属库睢宁分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11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