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然气添加剂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01029.0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1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叶祥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祥珍 |
主分类号: | C10L3/00 | 分类号: | C10L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14 | 代理人: | 安娜 |
地址: | 511493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然气 添加剂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然气添加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金属气割加工的社会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我国金属气割加工普遍使用氧-乙炔切割的传统方法。乙炔作为一种传统的气源,具有火焰温度高,热加工效果显著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金属的切割、焊接、变形矫正等领域。而乙炔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着安全性差,能耗大,价格高,污染环境等缺点。近些年来,大家都在寻求乙炔的替代品,其中有丙烷、天然气、石油气类等。天然气的比重轻,爆炸下限高,泄漏时易飘散,较之丙烷和石油液化气更加安全,可以在造船业的密闭船舱中使用,而且价格低于丙烷。然而仅用天然气切割时,存在着预热穿孔时间长、切割速度慢、火焰温度低、实际应用性能差和能耗大等问题,所以往往会加入一些添加剂在天然气中一起进行使用。然而,现有大部分的添加剂往往具有腐蚀性,如双氧水、高锰酸钾、水、氢氧化钾、氢氟酸、高氯酸和盐酸等添加剂,在长期使用时,将引起钢瓶、钢管壁的腐蚀,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还有的添加剂为粘稠液、胶状物或者固体物料,如纳米氧化铝、纳米氧化铁、环烷酸盐(锰、铈、钴、锆、铜、镧等)、烷基磺酸钠、乌洛托品和吐温-80等,不能完全溶解于天然气中,则气带液,容易使管网中减压阀的橡皮膜溶胀损坏,因此添加剂含有不易在天然气中溶解的粘稠液和胶状物是不能长期使用的。还有采用二茂铁作为原料的添加剂产品,二茂铁为固体,需要溶解在溶剂中成为液体添加剂,而该添加剂加入到天然气管网中,二茂铁会变为固体微粒,漂浮在天然气中,使用一段时间后,二茂铁固体微粒会堵塞割枪出气缝,从而使切割火焰不稳定,甚至断火或者引起回火。另外,现有的添加剂性能差,加入天然气中以后,仅达到丙烷的火焰温度(≤2700℃),不能达到乙炔中心焰的温度(3100℃),所以在具体应用时,能耗大,不能节能减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天然气添加剂。
本发明的一种天然气添加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硝酸钡13份~15份、硝酸铵7份~10份、硝酸钠12份~15份、亚硝酸钠10份~12份、碳酸钠17份~23份、氯化钙14份~18份和氯化铵2份~7份。
本发明的天然气添加剂,具有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简便易行、节能环保的优越性能,可以加快天然气燃烧速度,提高火焰温度,减少材质的损耗,进一步降低使用成本,且依然具有环保效果好、安全性高的特点。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天然气添加剂,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天然气添加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硝酸钡13份、硝酸铵10份、硝酸钠12份、亚硝酸钠12份、碳酸钠17份、氯化钙18份和氯化铵2份。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天然气添加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硝酸钡15份、硝酸铵7份、硝酸钠15份、亚硝酸钠10份、碳酸钠23份、氯化钙14份和氯化铵7份。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天然气添加剂,还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戊烷0.8份~1.3份、1-戊烯0.1份~0.8份、正丙醇0.5份~1份、2,2,4-三甲基戊烷0.7份~1.3份、硝基甲烷0.4份~1.2份和丁二烯0.2份~0.8份。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天然气添加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硝酸钡13份、硝酸铵10份、硝酸钠12份、亚硝酸钠12份、碳酸钠17份、氯化钙18份、氯化铵2份、戊烷1.3份、1-戊烯0.1份、正丙醇1份、2,2,4-三甲基戊烷0.7份、硝基甲烷1.2份和丁二烯0.2份。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天然气添加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硝酸钡15份、硝酸铵7份、硝酸钠15份、亚硝酸钠10份、碳酸钠23份、氯化钙14份、氯化铵7份、戊烷0.8份、1-戊烯0.8份、正丙醇0.5份、2,2,4-三甲基戊烷1.3份、硝基甲烷0.4份和丁二烯0.8份。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天然气添加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硝酸钡14份、硝酸铵8份、硝酸钠13份、亚硝酸钠11份、碳酸钠20份、氯化钙16份、氯化铵5份、戊烷1份、1-戊烯0.4份、正丙醇0.7份、2,2,4-三甲基戊烷1份、硝基甲烷0.8份和丁二烯0.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祥珍,未经叶祥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10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