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垃圾干化装置及垃圾干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00858.7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554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苏海涛;王武忠;陈少卿;王汝佩;胡林飞;陈增丰;朱守兵;柯卫良;吉澄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萧山锦江绿色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化装 方法 | ||
1.一种垃圾干化装置,包括:干化膜;其特征是,所述的垃圾干化装置还包括:上端敞口且与干化膜可拆卸连接的干化仓,设于干化仓前端的进口孔和进口门,设于干化仓后端的出口孔和出口门,设于干化仓中的:设有前链轮、后链轮、分别与前链轮和后链轮传动连接的链板输送装置,设于前链轮和后链轮之间的出风管组,变频风机,两端分别与出风管组和变频风机的出口端连接的连接管;与干化仓设有的前端板连接且后端位于链板前端下侧的挡风板,位于挡风板下侧且与连接管连接的吹灰喷嘴,与干化仓设有的后端板连接且前端与链板后端下侧相对的出料刮板,设于链板下侧且位于吹灰喷嘴和出料刮板之间的小粒径垃圾皮带输送装置,设于底板下端且位于链板后端和出料刮板之间的水封收集井;链板设有通风孔组;进口孔的下端高于链板;出口孔的下端低于链板;链板输送装置包括:下端设有前滚轮组的前支座,上端与前链轮枢接的前支架,两端分别与前支座上端和前支架下端连接的缓震弹簧,上端与后链轮枢接的后支架,设于后支架下端的后滚轮组,与后支架连接的链板驱动电机,挡住前滚轮组前端且与干化仓设有的底板连接的防撞板,横向滑轨,挡住后滚轮组且与干化仓设有的底板通过横向滑轨滑动连接的止退挡条;链板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前链轮连接;前链轮的高度高于后链轮的高度;所述垃圾干化装置在使用时:(1)进料皮带输送装置将垃圾从进口孔送入,链板驱动电机经前链轮带动链板运动,使落到链板上的垃圾布满链板上侧;(2)前油缸的活塞杆带动进口门运动封堵住进口孔,同时,后油缸的活塞杆带动出口门运动封堵住出口孔;(3)启动变频风机经连接管、出风管、高压喷嘴组间歇送风,通过垃圾中的微生物和有机物的好氧反应产生热量对垃圾进行干化,水汽经干化膜过滤排出;(4)垃圾的干化周期持续时间7至8天,变频风机的进气时间与停气时间的比值为1:2.5至1:2,干化仓内的温度保持在30℃至75℃,压力保持在0.15MPa至0.35MPa,含氧量保持在2.5mg/L至9mg/L,提高干化效率;(5)小粒径垃圾皮带输送装置将从链板下侧落下的小粒径垃圾向后输送落入水封收集井收集,吹灰喷嘴将从链板下侧落下的散灰向后吹送落入水封收集井收集,并定期清理水封收集井;(6)前油缸的活塞杆带动进口门开启,同时,后油缸的活塞杆带动出口门开启,链板驱动电机经前链轮带动链板运动,完成干化的垃圾经出口孔落下,出料皮带输送装置将完成干化的垃圾向后输送,进出口门的同时开闭保证了链板上的垃圾处于稳定的干化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干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出风管组包括:若干个与前链轮转动轴线平行且一端设有密封盖的出风管,设于出风管侧围上侧的高压喷嘴组;出风管的另一端与连接管连接;连接管设有压力传感器;连接管中设有逆止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垃圾干化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与干化仓设有的前端板连接的前油缸,与干化仓设有的后端板连接的后油缸,两个前竖导轨和两个后竖导轨,一端与后油缸的活塞杆连接的连接板;进口门通过前竖导轨与干化仓设有的前端板滑动连接;前油缸的活塞杆与进口门下端连接;出口门通过后竖导轨与干化仓设有的后端板滑动连接;出口门上端与连接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垃圾干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链板外侧设有凸条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垃圾干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干化仓上端设有若干个沿周向分布且与干化膜周边钩接的干化膜固定挂钩。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垃圾干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干化仓中设有温度测量仪。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垃圾干化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设于干化仓前侧且出口端与进口孔相对的进料皮带输送装置,设于干化仓后侧且进口端与出口孔相对的出料皮带输送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萧山锦江绿色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萧山锦江绿色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085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