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旧塑料粉碎回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00301.3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50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占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占舟 |
主分类号: | B29B9/00 | 分类号: | B29B9/00;B29B9/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5 | 代理人: | 胡东升 |
地址: | 236509 安徽省阜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旧塑料颗粒 裂解釜 熔融 废旧塑料 回收 二氧化硅粉末 氢氧化钠粉末 丙三醇溶液 资源再利用 紫外线照射 急速冷冻 搅拌装置 聚丙烯酸 清水清洗 塑料颗粒 真空装置 出料阀 熔融槽 石蜡油 再利用 冻干 放入 捞出 疏油 造粒 制备 浸泡 送入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旧塑料粉碎回收方法,涉及资源再利用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废旧塑料颗粒、石蜡油置于丙三醇溶液中浸泡,并辅助以紫外线照射;捞出废旧塑料颗粒,用清水清洗,并将废旧塑料颗粒与聚丙烯酸送入高压熔融槽进行熔融;将熔融后的废旧塑料颗粒放入裂解釜内,加入二氧化硅粉末,开启搅拌装置,向裂解釜内加入氢氧化钠粉末,随后开启裂解釜的真空装置,继续熔融;打开裂解釜的出料阀,将物料进行急速冷冻,将所得冻干状态的物料进行粉碎,并通过造粒机制成颗粒。本发明主要是将废旧塑料颗粒回收再利用,并重新制备出一种具有疏油性质的塑料颗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资源再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旧塑料粉碎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废旧塑料是在民用、工业等用途中,使用过且最终淘汰或替换下来的塑料的统称。随着塑料制品消费量不断增大,废旧塑料也不断增多。目前我国废旧塑料主要为塑料薄膜、塑料丝、编织品、泡沫塑料、塑料包装箱、容器、日用塑料制品、塑料袋等。
由于国内目前多以填埋的方式处理生活垃圾,废旧塑料随垃圾填埋不仅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被占用的土地长期得不到恢复,影响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因此废旧塑料的回收显得尤其重要。
聚丙烯和聚苯乙烯是常用的制作塑料的原料,制作的塑料成品一般都可以用于食品盛放,但是遇到食用油清洗起来比较麻烦,费时费力,尤其是经过资源再利用而制造的食物容器,更不易清洗食用油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旧塑料粉碎回收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废旧塑料粉碎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按重量份计,将20-30份废旧塑料颗粒、2-3份石蜡油置于丙三醇溶液中浸泡2-3小时,并辅助以紫外线照射;
B.捞出废旧塑料颗粒,用清水清洗,并将废旧塑料颗粒与0.1-0.3份的聚丙烯酸送入高压熔融槽进行熔融,温度设置为180-210℃,时间设置为30-45分钟;
C.将熔融后的废旧塑料颗粒放入预热至180-210℃的裂解釜内,加入1-3份二氧化硅粉末,开启搅拌装置,并将温度调整至300-350℃,持续20-30分钟;
D.向裂解釜内加入0.2-0.5份氢氧化钠粉末,随后开启裂解釜的真空装置,使釜内压力为100-200Pa,继续熔融1-1.5小时;
E.打开裂解釜的出料阀,将物料进行急速冷冻,温度设置为-60℃至-50℃,冷冻时间为12-18小时;
F.将E中所得冻干状态的物料进行粉碎,并通过造粒机制成颗粒。
本发明先通过常规方式对废旧塑料颗粒进行软化、清洗,并通过上述原料以及方法步骤制备了具有疏油性质的物料,为了加强疏油性质,原料中增添二氧化硅,并采用氢氧化钠进行催化;急速冷冻则改变了物料的物理性质,使物料疏油性质得到进一步强化。
优选地,所述的急速冷冻过程中辅助以功率为2000-2500w的微波照射。
优选地,所述的急速冷冻过程在100-200pa的低压环境中进行。
优选地,所述的急速冷冻过程中辅助以功率为2000-2500w的微波照射,并且在100-200pa的低压环境中进行。
经实验证明,低压以及微波能够优化疏油性质,且协同效果更好。
优选地,所述的搅拌装置转速设置为200-300转/分钟。
优选地,所述的废旧塑料的制作原料为聚丙烯、聚苯乙烯其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占舟,未经王占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03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直径薄壁不锈钢筒体的成型方法
- 下一篇:一种耐高温防火涂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