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900MPa级高冷弯性能低合金高强钢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99884.2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97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许斌;李守华;刘自权;何方;吕超杰;贾亚飞;刘鹏;程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12;C22C38/14;C22C38/06;C21D8/02;C21D1/2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陈丽 |
地址: | 05601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弯性能 高强钢板 退火工艺 低合金 钢板 成分重量百分比 退火 层流冷却系统 低合金高强钢 析出强化作用 压下率控制 轧制 成分设计 微合金化 低碳 卷取 冷轧 终轧 热轧 制备 焊接 匹配 冷却 | ||
一种900MPa级高冷弯性能低合金高强钢板,钢板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 0.05~0.1;Si 0.2~0.6;Mn 0.5~1.0;Nb 0.03~0.1;Ti 0.05~0.1;P≤0.015;S≤0.008;Als 0.03~0.06;N≤0.005;热轧终轧温度880~910℃,轧后通过层流冷却系统冷却至620~650℃卷取;冷轧压下率控制在50~60%;退火工艺为连续半退火方法;本发明通过低碳及Nb、Ti微合金化的成分设计,匹配合理的轧制及半退火工艺设计,强化钢板析出强化作用,得到焊接及冷弯性能优良的高冷弯性能低合金高强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900MPa级高冷弯性能低合金高强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汽车板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使用高强度钢实现汽车的轻量化已成为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高强钢具有较高的屈强比、足够的塑性和韧性,低合金高强钢具有良好的成形性、焊接性、耐磨性和耐蚀性。
高冷弯性能低合金高强钢是在低碳钢中添加一定量的铌或钛等合金元素,使其与碳、氮等元素形成碳化物、氮化物并在铁素体基体上析出从而提高钢的强度;高冷弯性能低合金高强钢的组织为纤维状铁素体及少量渗碳体,它这种组织状态使其具有良好的成形性能,同时由于兼具较高的强度而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座椅、横梁等结构件中。高冷弯性能低合金高强钢通过半退火热处理及控制轧制工艺获得,目前600MPa及以下级别低合金高强钢已得到广泛应用,但900MPa及以上级别高冷弯性能低合金高强钢相关研究开发仍较少,已不能满足汽车工业轻量化需求。900MPa及以上级别低合金高强钢的冷弯性能是衡量其加工成形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要求横向180°冷弯最小弯心直径≤t,t为钢板厚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900MPa级高冷弯性能低合金高强钢板及其制备方法,通过低碳及Nb、Ti微合金化成分设计,匹配合理的轧制及退火工艺,强化钢板析出强化作用,得到焊接及冷弯性能优良的低合金高强钢。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900MPa级高冷弯性能低合金高强钢板,钢板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 0.05~0.1;Si 0.2~0.6;Mn 0.5~1.0;Nb 0.03~0.1;Ti 0.05~0.1;P ≤0.015;S ≤0.008;Als0.03~0.06;N≤0.005,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
上述的一种900MPa级高冷弯性能低合金高强钢板,钢板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优选为:C 0.05~0.08;Si 0.2~0.5;Mn 0.5~1.0;Nb 0.03~0.08;Ti 0.06~0.1;P ≤0.015;S ≤0.008%;Als 0.03~0.06;N≤0.005,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
900MPa级高冷弯性能低合金高强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冶炼:采用转炉冶炼,LF+RH双联,连铸后获得板坯;
(2)热轧:终轧温度控制在880~910℃,轧后通过层流冷却系统冷却至620~650℃卷取;
(3)冷轧:压下率控制在50~60%;
(4)退火:退火方式采用连续退火。
上述的一种900MPa级高冷弯性能低合金高强钢板,所述步骤(4)中的退火工艺为连续半退火方法,以1~3℃/s的加热速率将钢板加热至580~630℃,保温100~150s,再以2~4℃/s的冷却速率缓冷至400~470℃,随后以10~20℃/s的冷速快冷至250~300℃,过时效处理250~400s,平整延伸率为0.3~0.7%。
本发明所公开的各元素的作用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未经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998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最终接头的移动止水系统及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