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气和废水的臭氧氧化处理装置以及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99398.0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692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高峰;桑军强;杨宇宁;曹晓磊;马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90 | 分类号: | B01D53/90;B01D53/44;C02F1/78;C02F1/72;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国平;顾映芬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气 废水 臭氧 氧化 处理 装置 以及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废水和废气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废气和废水的臭氧氧化处理装置以及处理方法。该装置包括设置在下部的填料层(6)以及设置在上部的臭氧破坏装置(8),所述填料层(6)中设置有既可作为悬浮性填料又可作为固定性填料的臭氧催化剂,该装置还包括进水口(5)、排水口(7)、臭氧进气口(2)、废气进气口(3)以及出气口(9),其中,进水口(5)、臭氧进气口(2)和废气进气口(3)分别用于将废水、臭氧和废气引入该处理装置的填料层(6)中,并与其中的臭氧催化剂接触;排水口(7)用于将处理后废水引出该处理装置,出气口(9)用于将处理后废气以及反应后的臭氧经臭氧破坏装置(8)破坏后引出该处理装置。本发明将废水和废气处理有机结合起来,能够在同一装置上同时实现废水和废气的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气和废水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废气和废水的臭氧氧化处理装置以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臭氧氧化技术处理低B/C比的有机废水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臭氧对难降解有机物有很好的氧化分解作用,但单纯的臭氧氧化工艺的臭氧利用率较低。为了提高臭氧利用率及氧化效果,可采用加催化剂的方法提高臭氧的利用效率。例如:
CN 1473772A提出了一种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水处理的方法。该方法使用的催化臭氧氧化接触反应器由臭氧布气系统,臭氧尾气收集系统,进水系统,出水系统,固体催化剂层,液体催化剂布水系统组成。待处理的原水由反应器下方进入、上方流出成顺流接触方式,也可以由上方进入、下方流出成逆流接触方式,或者由反应器中部进入,由反应器上、下两侧分别出水成混合流接触方式。臭氧由接触反应器中下部或周边配气装置进入。该方法对难降解污染物去除能力全面,效果超过常规废水处理技术和臭氧处理技术。但采用臭氧催化氧化的方法处理废水,运行一段时间后。催化剂会出现板结,结垢等问题,导致催化剂的性能下降,影响了臭氧催化氧化的处理效果。
工业企业废气常常包括烃类物质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以及硫化氢、有机硫、氨等恶臭气体。
恶臭气体除了让人感官不舒服外,对人体的伤害也比较大。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指在常温下饱和蒸汽压约大于70Pa,常压下沸点低于250℃的有机化合物。包括烷烃、芳烃、烯烃、醇类、醚类等是石油化工行业排放的最常见的污染物,对环境有巨大的破坏作用。
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环保排放标准的日趋严格,废气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保护人员身体健康,改善空气质量,很有必要对工业企业的废气进行有效的治理。
目前,对废气的处理研究多集中在生物处理,吸附处理,和催化燃烧以及臭氧处理处理等方面,如:
CN104906951A提供了一种光生臭氧催化氧化去除挥发性有机物的方法及装置,由风机、壳体、过滤层、紫外灯、催化剂构成。可应用于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工业废气及室内空气净化。但该方法只能处理废气不能处理废水。
现有技术通常只能单独处理废水或单独处理废气,且采用现有的臭氧催化氧化技术处理废水时由于板结等问题还存在催化剂性能下降,不能长周期运行的问题,在处理废气时由于催化剂不断吸附上有机物等污染物,也容易造成催化剂性能的下降。所以,有必要开发出一种运行简单的废水和废气的臭氧催化氧化综合处理装置以及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废气和废水的臭氧氧化处理装置以及处理方法,本发明的处理装置和处理方法能够将废水处理和废气处理有机结合起来,并且能够避免催化剂结垢板结、细菌滋生以及催化剂吸附有机物饱和等现象的发生,延长了催化剂的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993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