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探测参考信号SRS的配置方法、发送方法、基站及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98608.4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6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张轶;王飞;夏亮;柯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5/00 | 分类号: | H04L5/00;H04W7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005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送 非周期 资源集合 探测参考信号 终端 基站 集合 发送控制 控制信令 时延需求 信令开销 指示终端 终端配置 资源发送 配置 信令 激活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探测参考信号SRS的配置方法、发送方法、基站及终端,该方法包括:为终端配置SRS资源集合;其中,SRS资源集合包括:发送非周期的SRS能够使用的第一资源集合以及发送半持续的SRS能够使用的第二资源集合;发送控制信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控制信令来指示终端是否激活非周期的SRS和/或半持续的SRS的发送以及利用对应资源集合的哪个资源发送非周期的SRS和/或半持续的SRS,则终端能够准确及时的发送非周期的SRS和/或半持续的SRS;既可以保证SRS的时延需求,又增加了SRS配置及发送的灵活性,同时节省了信令开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探测参考信号SRS的配置方法、发送方法、基站及终端。
背景技术
在NR(空口)系统设计中,为了满足URLLC(低时延高可靠通信,Ultra reliable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用户面单向时延小于0.5ms的需求,提出了免调度传输方案(Grant-free transmission),相比于基于调度的传输(Grant-based transmission),可以节省SR-grant(上行调度请求授权)流程带来的时延,但是由于不基于基站调度,传输可靠性变差,资源利用率变低。因此在免调度传输方案的讨论中,许多公司认为可将最初的免调度(Grant-free)传输通过UL grant(上行授权)的下发,逐渐转变为基于调度(Grant-based)的传输,以进一步提高传输的可靠性以及资源的使用效率。此外,在3GPP RAN1#89次会议的协议(agreements)中指出,在免调度传输中,基站可以通过时域资源、频域资源、参考信号资源三个维度来识别用户,即单次传输,基站成功识别用户的概率比成功解调数据包的概率要大的多。
然而,通过UL grant将grant-free传输转为grant-based传输,需要基站能够知道用户的上行信道质量,而上行信道质量的获取是通过用户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RS得到的。在NR的讨论中,SRS支持三种不同的发送方式:周期性的、非周期性的以及半持续的,三种SRS的发送方式各有利弊
周期性的SRS:由于URLLC业务突发,且数据包大小不确定,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
非周期的SRS:一次触发只发送一次,实时性较好,但是当URLLC数据包较大时,无法持续获取上行信道质量;
半持续的SRS:一次触发,连续发送几次,能满足URLLC数据包较大或连续达到数据包时持续获取上行信道质量的需求,但是由于多用户之间复用,也会存在实时性无法保证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探测参考信号SRS的配置方法、发送方法、基站及终端,以解决现有的SRS发送时延大,调度不灵活、信令开销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探测参考信号SRS的配置方法,包括:
为终端配置SRS资源集合;其中,所述SRS资源集合包括:发送非周期的SRS能够使用的第一资源集合以及发送半持续的SRS能够使用的第二资源集合;
发送控制信令,所述控制信令包括:指示是否激活终端发送非周期的SRS的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是否激活终端发送半持续的SRS的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终端使用第一资源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发送非周期的SRS的第三指示信息以及指示终端使用第二资源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发送半持续的SRS的第四指示信息的一个或多个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资源集合包含一个或多个资源,所述资源包括:发送非周期的SRS能够使用的时域位置、发送非周期的SRS能够使用的频域位置、发送非周期的SRS能够使用的带宽、发送非周期的SRS的天线端口、非周期的SRS的循环移位信息以及发送非周期的SRS的梳齿中的一个或多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986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通信方法、装置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