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打印制模的铸铜雕塑工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97293.1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4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魏兆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兆辉 |
主分类号: | B22C9/04 | 分类号: | B22C9/04;B22C7/02;B33Y10/00;B44C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42000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制 铸铜 雕塑 工艺 方法 | ||
1.一种3D打印制模的铸铜雕塑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3D建模:在电脑上使用建模软件进行建模,模型的壁厚为3mm—8mm之间,建立3D模型后,进行检查修正,导出相应格式的文件;
2)打印模型:将3D模型文件导入3D打印机中,采用PLA材料,将模型打印出来;
3)陶壳烧制:将PLA材料制作的模具放置于操作台上,其外表面用85%以上纯度的水玻璃液体进行处理,重复8—10次,将其内表面按上述步骤涂抹水玻璃液体8—10次,然后在内外表面均附着石英砂涂层,石英砂涂层的厚度在2—4cm之间,晾干后,将模具整个放入高温熔炉加热,温度控制在190℃-210℃之间,烧制3—5小时,直至模具内层的PLA材料融化滴出,便可将硬化的模具取出,晾至室温,即成铸铜雕塑使用的陶壳;
4)铸造:将制作完成的陶壳放入熔炉中加热,温度控制在1300℃—1600℃之间,同时将铜金属液化,将铜液体倒入陶壳中,放置在室温环境下24—48小时,至铜模凝固冷却后,将陶壳敲破,剥离出的铜质产品即为雕塑粗胚体;
5)成型处理:对雕塑粗胚体进行常规清洁,切割,研磨,热处理,整形,机加工和抛光7个步骤后,完成雕塑模型的制作,可对雕塑进行着色的深加工操作,完成出厂检验步骤后,即可出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兆辉,未经魏兆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9729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锚的铸造工艺
- 下一篇:一种利用岩棉垫代替冒口排气针以节约钢水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