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汉麻秆芯栽培基质及其用于栽培黑木耳的工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897145.X 申请日: 2017-09-28
公开(公告)号: CN107493974B 公开(公告)日: 2020-04-28
发明(设计)人: 孙宇峰;张介驰;张丕奇;高宇;马银鹏;赵立涛;王书瑞;王晓楠;郭春景;韩承伟;王云云;聂迪;孙凯旋 申请(专利权)人: 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18/20 分类号: A01G18/20;A01G18/00;C05G3/60;C05F17/00
代理公司: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09 代理人: 荣玲
地址: 163319 黑龙***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汉麻秆芯 栽培 基质 及其 用于 黑木耳 工艺
【说明书】:

发明属于黑木耳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汉麻秆芯栽培基质及其用于栽培黑木耳的工艺。本发明一种汉麻秆芯栽培基质由原料经粉碎、称量、拌料焖堆、装袋、灭菌制成,原料及重量份数如下:汉麻秆芯50~82份,杂木屑0~32份,麦麸0~15份,米糠0~15份,豆粉1.5~3份,石灰0~1.5份,石膏1份。本发明汉麻秆芯栽培基质用于栽培黑木耳的工艺包括接种、菌丝培养、后熟、割口、催芽、出耳管理和采收晾晒。本发明将汉麻秆芯资源应用到黑木耳栽培技术领域,既合理利用了汉麻秆芯资源,避免了浪费和环境污染,又充分利用了汉麻秆芯丰富的营养成分,以其天然抗菌防病害的特有功效降低了黑木耳栽培过程中的污染率,提高了黑木耳的产量和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黑木耳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汉麻秆芯栽培基质及其用于栽培黑木耳的工艺。

背景技术

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是我国著名的食药用菌,其质地滑嫩,清脆可口,营养丰富,有“素中之荤”的美誉。黑木耳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是目前公认的“天然保健食品”,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

黑木耳是典型的木腐型真菌,主要栽培原料是木屑。国家对林业系统并行实施天保工程、禁伐令,导致木屑资源供应紧张,势必影响黑木耳产业的健康发展。代用原料的出现,有效地补充了木屑资源的不足。目前,栽培黑木耳代用原料应用较多且较成熟的主要有玉米芯、秸秆、果枝等。研究发现利用代用原料部分替代黑木耳栽培时,生产的黑木耳产量及品质与杂木屑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这些农作物秆芯代用原料往往带有大量杂菌和虫害,在木耳栽培过程中容易生产杂菌或虫害污染现象,影响木耳的产量,甚至造成绝产。而杂菌和虫害少的农作物秆芯往往在种植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农药,这些农药残留在农作物秆芯中,以此为代用原料生产黑木耳很容易将农药转移到黑木耳中,影响黑木耳的品质。

汉麻是四氢大麻酚含量﹤0.3%的大麻,即通常所说的工业大麻,是一种强韧耐寒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汉麻是常见的经济作物,已有数千年种植历史。汉麻自身含有多种特有化学成分,具有天然抗毒、杀菌作用,生长期内的植株具有较强的抑草、抑虫害功能,在整个生长过程中不需要使用杀虫剂和除草剂。汉麻中含有多种金属元素、酚类物质及其衍生物、有机酸和无机盐,这些物质能够破坏细菌菌体的结构,其中酚类物质能够阻碍霉菌类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和生理活动,最终使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被抑制。汉麻纤维呈中空结构,含有大量的缝隙和孔洞,且孔洞之间相互交叉,这样的中空微孔结构可以吸附大量氧气,使厌氧细菌难以生存,因此具有抑制厌氧菌的作用。

汉麻全杆由韧皮部、秆芯部、髓部三部分组成,汉麻全杆在汉麻初加工阶段剥除了韧皮之后,剩余部分就是汉麻的秆芯,汉麻杆芯中纤维素、木质素等营养成分含量较高。汉麻秆芯占汉麻全杆重量的75%左右,每亩汉麻可产生茎秆550公斤,可加工出400公斤左右秆芯。黑龙江省年种植汉麻面积35万亩,每年可产秆芯数量140000吨。汉麻秆芯通常被当做废料焚烧处理,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汉麻秆芯栽培基质及其用于栽培黑木耳的工艺。本发明将汉麻秆芯资源应用到黑木耳栽培技术领域,既合理利用了汉麻秆芯资源,避免了浪费和环境污染,又充分利用了汉麻秆芯丰富的纤维素、木质素作为营养成分,以其天然抗菌防病害的特有功效降低了黑木耳栽培过程中的污染率,提高了黑木耳的产量和品质。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汉麻秆芯栽培基质,由原料经粉碎、称量、拌料焖堆、装袋、灭菌制成,所述栽培基质原料及重量份数如下:汉麻秆芯50~82份,杂木屑0~32份,麦麸0~15份,米糠0~15份,豆粉1.5~3份,石灰0~1.5份,石膏1份。

进一步的,所述粉碎是采用筛片网眼直径为0.5cm的粉碎机将汉麻秆芯粉碎,粉碎后的汉麻秆芯长度为0.2~0.4c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未经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971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