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寄生虫时使用的滤沉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96331.1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0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柏建山;黄燕琼;邓艳;权宏;戴金;赵尚志;何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州机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东番禺中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G01N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470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白云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杯 寄生虫检测 寄生虫 沉淀杯 过滤杯 排出 上层 检出率 种检测 废液 消化 检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寄生虫检测时使用的滤沉装置,包括过滤杯、悬沉杯、上层废液排出开关、沉淀杯,可根据需要更换不同的过滤杯,也可根据消化液体积设计不同刻度大小的悬沉杯,悬沉杯底部设有开关,可排出上层滤液,寄生虫则留在沉淀杯底部。本发明能提高寄生虫检测的检出率和缩短检测时间,而且设计简单,实用方便。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寄生虫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寄生虫检测时使用的滤沉装置。
技术背景:对寄生于肌肉或内脏的寄生虫(例如颚口线虫、异尖线虫、旋毛虫)进行检测时,首先需要用消化液将肌肉或内脏进行消化,然后将消化后的悬液进行过滤和沉淀洗涤,再将沉淀后的底层悬液置于显微镜下观察,找出虫体。现有的操作方式是将消化后的悬液置于锥形量筒沉淀后反复洗涤,洗涤倾倒上层的废液时,会把部分寄生虫也倾倒出来,大大降低了寄生虫检出率,而且样品组织消化后的剩余部分细渣也会和寄生虫一起沉淀到底部很难洗净,致使在进一步的显微镜检测中视野模糊,增加了检测难度和检测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操作方式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检测寄生虫时使用的滤沉装置。
本发明滤沉装置包括以下结构:
(1)过滤杯,可根据过滤杯底部滤网的大小,设有10目、20目、 30目等不同的过滤杯;
(2)悬沉杯,可与不同的过滤杯连接配合;悬沉杯上标记有体积刻度;
(3)上层废液排出开关,设在悬沉杯底部一侧。组织消化液过滤沉淀后,寄生虫沉淀在底部,废液上浮后,打开上层废液排出开关,就能把开关以上的废液排出过滤沉装置,而待检测的寄生虫则沉淀于杯底。
(4)沉淀杯,可与悬沉杯配合固定,用于组织消化液的沉淀洗涤,洗涤干净后的寄生虫沉到沉淀杯底部,先将废液排出,再将沉淀杯与悬沉杯分开,然后将沉淀杯中的悬液拿到体视显微镜下,进行寄生虫检测。
一种检测寄生虫时使用的滤沉装置,包括过滤杯、悬沉杯、上层废液排出开关、沉淀杯,从上至下依次是过滤杯、悬沉杯和沉淀杯,三者相互连接配合,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卡接或其它连接方式。其中上层废液排出开关设在悬沉杯底部一侧。过滤杯根据底部滤网的不同,设有10目、20目、30目等不同的过滤杯。悬沉杯可与不同的过滤杯连接配合,悬沉杯上标记有体积刻度。
当过滤杯、悬沉杯和沉淀杯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时,悬沉杯杯口设有螺纹,沉淀杯设有螺旋接口。
使用本发明的滤沉装置时,首先根据检测对象选择合适规格的过滤杯,将过滤杯、悬沉杯和沉淀杯依次连接固定后,将组织消化液倒入过滤杯,经过滤杯的底部滤网过滤后,一部分滤渣被留在滤网上,滤液则流到悬沉杯和沉淀杯中。经过一定时间的沉淀,虫体和小部分滤渣下沉到沉淀杯杯底,大部分滤渣上浮,此时打开悬沉杯底部的上层废液排出开关,开关刻度以上的废液会被排出滤沉装置,而底部的虫体依然留在沉淀杯。然后关闭开关,再倒入生理盐水洗涤底部沉淀,底部的滤渣会由于浓度不同而上浮,而虫体则沉淀在沉淀杯底,再打开开关排出部分滤渣,如此反复洗涤3~4次,直至底部沉淀变澄清,就可以将沉淀杯与悬沉杯分开,拿到体视显微镜下进行寄生虫检测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经组合连接不同的杯体,将组织消化液的过滤和沉淀合二为一,提高了用于寄生虫检测的组织消化液的处理效率。在洗涤虫体等沉淀时,提高了废液排出效率,同时也减少了洗涤过程中虫体的减损,提高了检出率,保证了检测效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侧视图;
图2是过滤杯示意图;
图3是悬沉杯示意图;
图4是上层废液排出开关的示意图;
图5是沉淀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州机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东番禺中学,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州机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东番禺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963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