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冶炼炉渣高细度浮选铜精矿沉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95135.2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0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王礼珊;惠兴欢;张鑫;王恩志;陈习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楚雄滇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D3/06 | 分类号: | B03D3/06;B03D101/00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53100 | 代理人: | 陈左 |
地址: | 675000 云南省楚***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冶炼 炉渣 高细度 浮选 精矿 沉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铜冶炼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铜冶炼炉渣高细度浮选铜精矿沉降方法。
背景技术
申请人针对铜冶炼渣选系统经过多次试车发现,存在炉渣比重较大(4.1吨/立方左右)、硬度较硬(莫氏硬度7~9度)。为了取得较好的选矿技术指标,必须使有用矿物单体解离,提高入选矿浆浓细度(≦-325目,0.045mm大于70%以上),确保有用矿物的可浮性。但最终导致浮选产品铜精矿粒度非常细,经过筛分实验铜精矿85%含量小于(-325目,0.045mm),具体筛分数据如下表(铜精矿粒级组成):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铜冶炼炉渣高细度浮选铜精矿沉降方法,使铜精矿在精矿浓缩池内快速沉降,达到铜精矿溢流水与铜精矿快速澄清分离。
本发明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铜冶炼炉渣高细度浮选铜精矿沉降方法,在精矿浆沉淀时,加入非离子聚丙烯酰胺PMC和聚合氯化铝PAC。
优选的,所述非离子聚丙烯酰胺和聚合氯化铝在常温下混合配成溶液,通过搅拌加入。
优选的,所述非离子聚丙烯酰胺加入量为0.500g/l-2.00g/l:所述聚合氯化铝加入量为2.50g/l-5.00g/l,所述非离子聚丙烯酰胺浓度为0.5-2%,所述聚合氯化铝浓度为2.5-5%,沉降时间为2-3分钟,上层澄清度85%。
最优的,所述非离子聚丙烯酰胺加入量为0.500g/l: 所述聚合氯化铝加入量为2.50g/l:,所述非离子聚丙烯酰胺浓度为0.5%,所述聚合氯化铝浓度为2.5%,沉降时间为3分钟,上层澄清度85%。
本发明具备的优点和效果:由于铜精矿粒度较细,铜精矿悬浮在精矿浓缩池上部分,难以澄清分离,采用本发明絮凝剂沉降分离的方法,精矿浓缩池溢流水“跑浑”现象得到解决,渣选磨浮工序得以连续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铜冶炼炉渣高细度浮选铜精矿沉降方法,在精矿浆沉淀时,非离子聚丙烯酰胺PMC和聚合氯化铝PAC通过搅拌,在常温下混合配成溶液加入。
其中,非离子聚丙烯酰胺加入量为0.500g/l-2.00g/l:所述聚合氯化铝加入量为2.50g/l-5.00g/l,所述非离子聚丙烯酰胺浓度为0.5-2%,所述聚合氯化铝浓度为2.5-5%,沉降时间为2-3分钟,上层澄清度85%。
操作一:
PMC(非离子)浓度2%,PAC浓度5%,精矿浆1000ml
操作二:
PMC(非离子)浓度1%, PAC浓度2.5%,,精矿浆1000ml
操作三:
PMC(非离子)浓度0.5%, PAC浓度2.5%,,精矿浆1000ml
结论:
1、使用絮凝剂的铜精矿矿浆沉降速度明显加快,使用PAC+PMC的铜精矿矿浆沉降速度比未添加提高近10倍,悬浮物比例降低15%,单使用PMC时沉降速度低于混合使用,单使用PAC时则沉降速率无明显提升。
2、添加絮凝剂的沉淀铜精矿凝结度高但不粘附量杯壁(未加絮凝剂的精矿浆易粘附量杯壁)。
3、使用浓度为1%的PMC溶液+浓度为2.5%的PAC溶液时的沉降速率略低于2%+5%,但与0.5%+2.5%近似,从溶液生产成本和试用效果综合考虑,故使用0.5%PMC溶液+2.5%PAC溶液。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楚雄滇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楚雄滇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951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从铜尾矿中综合回收金硫的浮选工艺
- 下一篇:一种血浆采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