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雾天降质图像清晰化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95116.X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9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张珊;孟祥杰;竺鑫;李寒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航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T5/00 | 分类号: | G06T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86 | 代理人: | 彭霜,牟姣 |
地址: | 1000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雾天降质 图像 清晰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图像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气溶胶红外辐射模型复 原的雾天降质图像清晰化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红外成像具有出色的大气穿透能力和夜视功能,对温度的变化很敏 感,因而在军事国防、遥感探测、公共卫生防疫、公共卫生防疫、化学 物质检测与鉴定等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雾天大气中悬浮粒子半 径较大,大气粒子的散射作用使得红外图像上原本较低的灰度值被加强, 而较高的灰度值被削弱,从而使得图像的灰度级分布过于集中,导致对 比度较差;另一方面,在图像由三维空间向二维平面的映射过程中,丢 失了深度信息,导致雾天采集图像的边缘轮廓具有模糊性。
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相比有其自身的显著特征:
(1)红外热图像表征景物的温度分布,是灰度图像,没有彩色或阴影 (立体感觉),故对人眼而言,分辨率低、分辨潜力差;
(2)由于景物热平衡、波长长、传输距离远、大气衰减等原因,造成 红外图像空间相关性强、对比度低、视觉效果模糊;
(3)热成像系统的探测能力和空间分辨率低于可见光CCD阵列,使得 红外图像的清晰度低于可见光图像;
(4)外界环境的随机干扰和热成像系统的不完善,给红外图像带来多 种多样的噪声,比如,热噪声、散粒噪声、1/f噪声、光子电子涨落噪 声等等。这些分布复杂的噪声使得红外图像的信噪比比普通电视图像低;
(5)由于红外探测器各探测单元的响应特性不一致、光机扫描系统缺 陷等原因,造成红外图像的非均匀性,体现为图像的固定图案噪声、串 扰、畸变等。
雾天拍摄的红外图像,大气中水蒸汽的含量比较大,以及系统软硬件 灵敏度等问题,所拍到的红外图像常存在噪声、模糊以及纹理细节丢失 等的退化问题,给准确识别、跟踪目标物体等许多方面的应用造成困难。 总的来说,解决雾天降质红外图像的清晰化问题,可以采取三种方法:
(1)从硬件的角度,利用多传感器融合以及红外焦平面阵列校正的方 法来实现信息的互补与校正,如利用雷达、CCD和激光等传感设备,结合 常用的两点校正与多点校正,可以实现较高的目标检测率和较低的错误 率。然而,基于视觉的激光或CCD传感器在这种天气条件下的有效监测 距离会大大缩短,无法为雷达传感器提供有效的确认信息,而基于红外 的传感器只能对热信号实现检测,无法对场景中的非散热信号实现有效 的检测。因此,这个策略在有雾天气条件下存在一些应用上的局限性, 以及增加昂贵的硬件成本。
(2)不考虑图像降质的具体原因,而单纯从图像处理的角度出发,雾 天降质红外图像的清晰化问题实质上就是图像对比度增强的问题;
(3)从降质图像生成的逆过程分析,则是将大气散射作用对图像对比 度的衰减影响过程进行建模,最终解决降质图像的清晰化复原问题。
由于图像增强方法没有考虑雾天图像降质的物理过程,不能针对图像 退化的原因设法进行补偿,因此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视觉效果。近年 来,国内外的一些学者基于大气散射理论对恶劣天气条件下的图像退化 机理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基于退化模型的雾天降质图像清晰化 复原方法。这些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假设场景各点深度信息已知的复原方法。上述这类方法虽然不需 要预知天气信息,然而,却需要利用价格昂贵的雷达或距离传感器等硬 件设备获取精确的场景深度信息,因此限制了算法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
(2)结合图像辅助信息实现深度提取的复原方法。有的算法通过用户 指定场景的最大深度以及最小深度,利用线性插值的方法获得场景各点 的深度信息,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无法对场景深度突变信息作出反馈,此 外,在确定各点的深度信息后,需要用户连续改变大气散射系数来确定 一个视觉效果最好的复原结果,过多依赖人的主观性。
(3)、基于经典退化模型点扩散函数的复原方法。由于利用这种方法 的前提是需要已知点扩展函数,由于实际中雾所造成的图像污染过程和 机理十分复杂,不同浓度的雾天气过程难以用统一的点扩散模型表达, 一般无法预知图像退化的点扩散函数,因此也限制了该方法的实际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航无线电测量研究所,未经北京华航无线电测量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951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