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括热塑性墨层的装饰层压件和相关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894871.6 | 申请日: | 2017-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1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 发明(设计)人: | J·W·德雷克斯勒;J·C·维尔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波音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37/14 | 分类号: | B32B37/14;B32B3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吕俊刚,杨薇 |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包括 塑性 装饰 层压 相关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专利总体涉及装饰层压件(decorative laminate),更具体地涉及包括热塑性墨层的装饰层压件和相关方法。
背景技术
交通工具(例如,大规模运输交通工具、牵引式挂车、个人汽车等)、建筑物和/或其他结构(例如,广告牌)包括对交通工具中的人们可见的表面。时常地,这些表面为了美学、信息和/或广告目的而包括装饰图像。例如,飞行器和/或其他大规模运输交通工具(例如,公共汽车、火车、船等)的一些内表面包括识别大规模运输提供者(例如,航空公司)的装饰图像和/或另一个实体的广告。在一些情况下,装饰图像由联接到交通工具、建筑物和/或其他结构的表面的装饰层压件来形成。
发明内容
在一个示例中,一种设备包括增强层,该增强层用于向装饰层压件提供刚性;热塑性墨,该热塑性墨被施加到增强层,以形成装饰层压件的装饰图案;以及膜层,该膜层联接到热塑性墨,以形成装饰层压件。膜层保持装饰图案。在膜层联接到热塑性墨时热塑性墨硬化(solidified)。
在另一个示例中,一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增强层施加热塑性墨。增强层用于向装饰层压件提供刚性。热塑性墨用于形成装饰层压件的装饰图案。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硬化被施加到增强层的热塑性墨;以及将膜层联接到热塑性墨,以形成装饰层压件。膜层保持装饰层压件的装饰图案。
在另一个示例中,一种设备包括用于向装饰层压件提供刚性的装置;和用于形成装饰图案的装置,该装置被施加到用于提供刚性的装置,以形成装饰层压件的装饰图案。在被施加到用于提供刚性的装置时,用于形成装饰图案的装置硬化。保持装饰图案的装置联接到用于形成装饰图案的装置,以保持装饰图案。
附图说明
图1描绘了根据这里的示教的示例飞行器。
图2描绘了根据这里的示教的、联接到图1的飞行器的内表面的示例装饰层压件。
图3A是根据这里的示教的示例装饰层压件的立体图。
图3B是图3A的装饰层压件的分解图。
图4是没有纹理化表面的、图3A至图3B的装饰层压件的部分剖面图。
图5是具有纹理化表面的、图3A至图3B的装饰层压件的另一个部分剖面图。
图6A是根据这里的示教的另一个示例装饰层压件的立体图。
图6B是图7的装饰层压件的分解图。
图7是表示根据这里的示教的、组装图2的示例装饰层压件、图3A至图5的示例装饰层压件和/或图6A至图6B的示例装饰层压件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不是等比例。相反,为了使多个层和区域变得清楚,附图中可以放大层的厚度。在任何可能情况下,相同的附图标记将贯穿附图和伴随的书面描述用于提及相同或类似的零件。
具体实施方式
公共空间中的表面(例如,广告牌、建筑墙壁、交通工具面板等)为了美学、信息和/或广告目的而时常包括装饰图像。一些已知飞行器和/或其他大规模运输交通工具(例如,公共汽车、火车、船等)为了美学、信息和/或广告目的而在它们的表面上经常包括装饰图像(例如,装饰图案、词语、商标等)。例如,大规模运输交通工具的内表面包括识别大规模运输提供者(例如,航空公司)的装饰图像和/或另一个实体的广告。在一些示例中,装饰图像由联接到交通工具内表面的装饰层压件来形成。
许多已知装饰层压件包括多个层。例如,一些已知装饰层压件包括第一膜层、压花(embossing)树脂层、第二膜层、一个或更多个墨层、以及透明盖层。在这种示例中,压花树脂层布置在第一膜层与第二膜层之间,并且墨层布置在第二膜层与透明盖层之间。第一膜层向装饰层压件提供刚性和/或强度,并且压花树脂层将装饰层压件的层结合在一起,并且使得能够在装饰层压件中形成纹理。第二膜层可以由充当用于装饰层压件的装饰图像的底漆和/或基础层的不透明材料组成。进一步地,一个或更多个墨层被施加到第二膜层,以形成装饰图像。在这种示例中,墨层由水性墨组成,该水性墨经由丝网印刷施加到第二膜层,并且通过施加热量以蒸发水性墨的水来设置在适当的位置。进一步地,盖层透明,以使得能够观看由墨层和第二膜层形成的装饰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波音公司,未经波音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948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局域千兆以太网交换机
- 下一篇:极耳密封结构及二次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