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市政污水三井排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92135.7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3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宋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凌凌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14;E03F5/10;E03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市政 污水 排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污水三井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面上常见的污水井存在缺陷,其主要在于污水井与污水管道之间安装有格栅,利用格栅实现固体残渣的阻挡,但是在一定时间后污水中的有机生物容易附着在格栅上形成纤维状杂质,这样容易造成格栅的堵塞,传统的清理方式都是人为下井清理,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而且人员体力消耗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市政污水三井排水系统,主要包括在地面开挖的排水井主体,排水井主体呈长方体状结构,且排水井主体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排水井主体内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结构相同,且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平行间隔设置,第一隔板与排水井主体的左侧壁平行间隔设置,第二隔板与排水井主体的右侧壁平行间隔设置;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的前后边沿与排水井主体的内紧贴并固定连接,且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底端与排水井主体的内底面之间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隔板的底边沿与排水井主体的左侧壁之间设有第一斜向底板,第一斜向底板的左右边沿分别与排水井主体的左侧壁以及第一隔板的底边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板的底边沿与排水井主体的右侧壁之间设有第二斜向底板,第二斜向底板的左右边沿分别与第二隔板的底边沿以及排水井主体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向底板和第二斜向底板的前后边沿与排水井主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向底板从左至右斜向下设置,第二斜向底板从至右斜向上设置,且第一斜向底板与第二斜向底板之间呈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底部均开设有进水孔,其中进水孔处螺丝固定有格栅板,利用格栅板实现过滤;所述第一隔板的底边与第二隔板的底边之间设有水平设置的活动底板;排水井主体的内腔在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一斜向底板、第二斜向底板以及活动底板的分隔作用下分隔为第一污水腔、中间污水腔、第二污水腔以及底部排水腔,其中底部排水腔位于第一斜向底板、第二斜向底板以及活动底板的下方位置;中间污水腔位于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第一污水腔位于第一隔板左侧,第二污水腔位于第二隔板右侧,进入第一污水腔和第二污水腔内的污水通过进水孔以及格栅板的过滤后进入中间污水腔内;所述中间污水腔内设有一水平设置的电机支撑板,电机支撑板的边沿位置采用螺丝固定在第一隔板以及第二隔板上;所述电机支撑板的上表面采用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以及电动绞盘,电机的电机轴竖直朝下设置,且电机轴的底端经电机支撑板的中心孔穿至电机支撑板的下方位置,电机轴的底部固定套接有叶轮,利用电机带动叶轮高速转动,从而实现对污水的搅动;所述活动底板的右侧边上固定插接有转轴,其中转轴的前后端活动插在铰接座的铰接孔内,其中铰接座采用螺栓分别固定在第二隔板的底边前后端部;活动底板的左侧边上螺丝固定有挂钩,其中挂钩上绑接有钢缆绳,钢缆绳的另一端经电机支撑板上的通孔后绑接在电动绞盘上,利用电动绞盘实现钢缆绳的收放,此时钢缆绳便可带动活动底板左端上下翻动,从而实现中间污水腔与底部排水腔之间互通或者隔断,因此在实际使用时,进入第一污水腔和第二污水腔内的污水通过进水孔以及格栅板的过滤后进入中间污水腔内,然后通过中间污水腔排入底部排水腔内实现排出,一定时间后,第一污水腔与第二污水腔内便会在格栅板的作用下实现固体垃圾的收集,因此通过定时清理便可将污水中的固体垃圾清理出来,从而避免固体垃圾堵塞主污水排放管道;对于堵塞格栅板的纤维状垃圾来说,通过活动底板的翻动实现中间污水腔与底部排水腔隔断,此时通过向第一污水腔、中间污水腔和第二污水腔内注水便可实现蓄水的目的,此时开启电机实现叶轮快速转动,与此同时叶轮带动中间污水腔内的水快速转动,此时在水流的作用下格栅板上的部分纤维状垃圾可以被水流带入中间污水腔内,随后在活动底板下翻的作用下随污水一起排出,这样便可起到格栅板的快速清理,整个设备可以做到非常有效的自主清理的目的,这样可以降低人员下井的情况,不仅方便,而且工人劳动强度更低。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污水腔和第二污水腔的上端开口位置均扣合有雨水篦子,污水经雨水篦子进入对应的污水腔内。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间污水腔的上端开口位置扣合有中间腔盖板,利用中间腔盖板实现对电机和电动绞盘的保护。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叶轮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可起到格栅板的快速清理,整个设备可以做到非常有效的自主清理的目的,这样可以降低人员下井的情况,不仅方便,而且工人劳动强度更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凌凌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凌凌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921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