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窥镜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91131.7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96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郭祖强;杨炳柯;李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4 | 分类号: | A61B1/04;A61B1/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唐芳芳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镇茶光路南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窥镜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窥镜系统,其包括内窥镜插入部、光源装置及处理器。所述内窥镜插入部用于插入到待检器官或组织内。所述光源装置包括发出激发光的光源及通过所述激发光激发而产生受激光的波长转换装置。所述激发光和所述受激光通过所述内窥镜插入部导向所述待检器官或组织,所述激发光和所述受激光占比根据所述待检器官或组织可调节。所述处理器包括拍摄元件,所述拍摄元件为光场相机,所述光场相机对来自所述光源装置的射出光照明的待检器官或组织的观察部位进行拍摄,并按时序接收不同光信号。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光源装置,能够根据待检器官或组织对光吸收率的不同配比不同基色光成分的光源,并能够对待检器官或组织不同深度的观察部位清晰成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光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内窥镜系统及光源装置。
背景技术
在检体内部的诊断中,通常会使用具有内窥镜、光源装置、处理器及显示器等构成的内窥镜系统,以对生物体组织的表层及中深层组织进行观察。在内窥镜系统进行检体内部观察时,针对不同深度的组织进行观察时,需要用特定波段的光对观察深度的组织进行照明,并且对拍摄部准确调焦后才能对观察的组织清晰成像。
现有的光源装置,其光源通常采用氙灯、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以及激光视盘(Laser disc,LD)加受激光粉的方式来产生照明的白光。由于待检器官或组织对于不同波长的光吸收率不同,经组织反射后的光的光谱成分与照射光有较大的差异。如果采用纯白的白光进行照明,反射光在经电荷藕合器件图像传感器(Charge CoupledDevice,CCD)产生的图像信号用于显示时得到的图像色调会偏移,从而不利于使用者进行观察和判断。针对上述问题,内窥系统采用图像处理的方式,将CCD采集的光信号强度进行放大/缩小,从而得到适于观察的图像。虽然这种处理方式比较简单,但是由于采集信号中噪声的影响,其准确率偏低。当光信号强度被以图像处理的方式放大时,其噪声强度也会被放大,而信号强度被缩小时,则白白损失了光能。
对不同深度的组织进行观察时,不仅需要能够增强成像的照明光,也需要拍摄部对观察的组织清晰成像。内窥镜系统的摄像元件一般采用彩色或者黑白CCD,可以记录成像面的光线强度和分布。但是这种摄像元件的景深和光圈存在难以调谐的矛盾,获取大的景深需要减小光圈,此时信噪比降低会出现噪点;而大的光圈会使得景深小,拍摄时需要对成像面精准对焦,同时背景模糊。在观察不同深度的组织、血管时,精准对焦比较困难,容易造成误判或错判。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对待检器官或组织不同深度的观察部位清晰成像的内窥镜系统。
本发明还有必要提供一种提高光源利用率的光源装置,所述光源装置能够根据待检器官或组织对光吸收率的不同配比不同基色光成分的光源。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窥镜系统,包括:
内窥镜插入部,用于插入到待检器官或组织内;
光源装置,其包括发出激发光的光源,通过所述激发光激发而产生受激光的波长转换装置,所述激发光和所述受激光形成照明光并通过所述内窥镜插入部导向所述待检器官或组织,所述照明光中不同颜色光的占比根据所述待检器官或组织可调节;
处理器,包括拍摄元件,所述拍摄元件为光场相机,所述光场相机对来自所述光源装置的照明光照明的待检器官或组织的观察部位进行拍摄,并按时序接收不同光信号并转换为视频信号;及
显示部,所述显示部用于接收所述处理器传输的视频信号并显示所述观察部位的图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内窥镜系统还包括滤光装置,所述滤光装置用于对所述波长转换装置产生的受激光进行过滤,所述照明光中不同颜色光占比通过调节所述光源的光强度及/或调节所述波长转换装置及/或调节所述滤光装置来实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光源装置还包括光源控制部,所述光源控制部调节所述光源同一脉冲区间内不同时段的电流大小从而调节所述光源的光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911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