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触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90045.4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9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澳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3/63 | 分类号: | B01J23/63;B01D53/86;C09D5/14;A61L9/18;A61L9/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合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421 | 代理人: | 谭启斌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光触媒,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纳米二氧化钛78-85份、纳米二氧化硅8-15份、铈与镧复合稀土材料0.5-2.5份、纳米银锌抗菌剂1-4.5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触媒,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纳米二氧化钛80-83份、纳米二氧化硅10-12份、铈与镧复合稀土材料1.5-2份、纳米银锌抗菌剂2-2.5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触媒,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纳米二氧化钛82.6份、纳米二氧化硅11.5份、铈与镧复合稀土材料1.8份、纳米银锌抗菌剂2.2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触媒,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的结晶形态为锐钛矿型二氧化钛;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的粒径为5-10n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触媒,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为20-25n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触媒,其特征在于,所述铈与镧复合稀土材料由铈硝酸与镧硝酸以质量比为1:(1-3)混合而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触媒,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银抗菌剂由银化合物和锌化合物制备而成,所述银化合物和锌化合物的质量比为3.5: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触媒,其特征在于,所述银化合物选自Ag2O、Ag2O2、Ag2CO3、Ag2C2H3O3和Ag2SO4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锌化合物选自ZnSO4、Zn(C2H3O2)2、ZnO、ZnCO3、Zn(OH)2、ZnSO4·6H2O和Zn(C2H3O2)2·6H2O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光触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备二氧化钛溶胶的步骤:将钛酸四丁酯溶液加入无水乙醇中,配制重量百分比为12-18%的钛酸四丁酯乙醇溶液,按照体积比为1:3.5的比例配制去离子水与乙醇混合液,将相同体积的去离子水与乙醇混合液滴入钛酸四丁酯乙醇溶液中,一边滴入一边搅拌,溶液温度保持在28-30℃,待去离子水与乙醇混合液完全滴入钛酸四丁酯乙醇溶液后,继续搅拌2-3小时,得到均匀透明的二氧化钛溶胶;
制备二氧化硅溶胶的步骤:将正硅酸乙酯加入无水乙醇中,配制重量百分比为10-15%的正硅酸乙酯乙醇溶液,按照体积比为1:2的比例配制去离子水与乙醇混合液,将相同体积的去离子水与乙醇混合液滴入正硅酸乙酯乙醇溶液中,一边滴入一边搅拌,溶液温度保持在28-30℃,待去离子水与乙醇混合液完全滴入正硅酸乙酯乙醇溶液后,继续搅拌6-7小时,得到均匀透明的二氧化硅溶胶;
二氧化钛溶胶与二氧化硅溶胶混合的步骤:
将二氧化钛溶胶与二氧化硅溶胶进行混合,溶胶温度保持28-30℃,搅拌1.5小时,得到均匀透明的混合溶胶液;
制备铈与镧复合稀土材料的步骤:按比例称取所述铈硝酸与镧硝酸,将硝酸铈和镧硝酸的混合物用硝酸溶解并用氨水调整pH值至6-8后过滤得到稀土金属硝酸盐溶液;
制备纳米银锌抗菌剂的步骤:按比例称取银化合物、锌化合物,将两者混合均匀,置于瓷皿中;然后放入高温炉内1000℃灼烧1-3小时;冷却后过200目筛,取筛下物,混合均匀,即得纳米银锌抗菌剂;
加入纳米银锌抗菌剂、铈与镧复合稀土材料的步骤:加入去离子水,配制纳米银锌抗菌剂溶液,将纳米银锌抗菌剂溶液滴入二氧化钛与二氧化硅的混合溶胶液中,一边滴入一边搅拌;然后将稀土金属硝酸盐溶液继续滴入混合溶胶混合液中,一边滴入一边搅拌,搅拌的速率为1350-2000rpm,形成凝胶:
陈化、干燥、研磨、焙烧的步骤:
将凝胶静置过夜,在真空条件下升温至100℃,升温速度为2℃/min,保温24小时,经研磨后,在空气气氛中升温至550℃,升温速度为5℃/min,保温1小时,得到光触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澳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澳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9004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