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信号输出的传感器端子固定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889398.2 | 申请日: | 2017-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8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 发明(设计)人: | 周琼玉;王惠芬;熊正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圣特传感系统(武汉)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405 | 分类号: | H01R13/405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 地址: | 430090 湖北省武汉市汉南区经济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号 输出 传感器 端子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信号输出的传感器端子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领域中,传感器是非常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目前对于多信号输出的传感器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端子数量较多且尺寸较小,直接注塑成型难度较大,容易因为冲胶力使端子移位、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提供一种避免端子移位、变形的多信号输出的传感器端子固定结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多信号输出的传感器端子固定结构,包括端子座、固定在所述端子座上的若干第一端子和若干第二端子、以及与所述端子座配合的端子盖,所述端子盖的形状与所述端子座的形状相适应,所述若干第一端子和若干第二端子被收容至所述端子座后,盖上所述端子盖,最后再注塑所述端子座和端子盖,从而将所述若干第一端子和若干第二端子固定至所述端子座上。
本发明的效果是:该多信号输出的传感器端子固定结构解决了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在外壳注塑时摆放困难、冲胶移位等问题,也简化了外壳模具的开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信号输出的传感器端子固定结构的组装图。
图2是图1的侧面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图3沿AA线的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信号输出的传感器端子固定结构,其包括端子座1、固定在端子座1上的若干第一端子2和若干第二端子3、以及与端子座1配合的端子盖4。该若干第一端子2和若干第二端子3被收容至端子座1和端子盖4内后,再注塑端子座1和端子盖4从而固定该若干第一端子2和若干第二端子3。
端子座1大致呈长方体。端子座1具有一顶面11、与顶面11连接的相对的第一侧面12和第二侧面13、以及相对的第三侧面14和第四侧面15。第一侧面12的上端形成一台阶121。第三侧面14和第四侧面15的上端均设有对应的卡持部5。
端子座1的顶部于第一侧面12的一侧设有若干间隔且竖直的第一凹槽16。第一凹槽16的底部较台阶121低,且第一凹槽16沿平行于第三侧面14和第四侧面15方向的长度较台阶121的宽度大。于本实施例中,该若干第一凹槽16有三个,且平行并列设置在第一侧面12的上端。
端子座1的顶部于第一侧面12的一侧设有若干间隔且竖直的第二凹槽17,且该若干第二凹槽17与该若干第一凹槽16间隔交错设置。该若干第二凹槽17的底部与台阶121平齐。于本实施例中,该若干第二凹槽17有三个,且平行并列设置在第一侧面12的上端。
端子座1的内部设有若干第一通槽(图未示)和若干第二通槽(图未示)。该若干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均水平设置。
该第一通槽自端子座1的第二侧面13延伸至第一凹槽16内,且该第一通槽的底部与第一凹槽16底部平齐。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通槽有三个。
该第二通槽自端子座1的第二侧面13延伸至第二凹槽17内,且该第二通槽的底部与台阶121平齐。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二通槽有三个,且均位于该第一通槽的上端,且与该第一通槽交错设置。
第一端子2呈L形,其具有第一长边21和沿第一长边21的一端垂直延伸的第一短边22。第一端子2的第一长边21穿过第一凹槽16,进而穿过该第一通槽,使第一端子2的第一短边22收容至第一凹槽16内。此时第一端子2的第一长边21外露于端子座1的第二侧面13,第一短边22外露于端子座1的顶面11。
第二端子3呈L形,其具有第二长边31和沿第二长边31的一端垂直延伸的第二短边32。第二端子3的第二长边31穿过第二凹槽17,进而穿过该第二通槽,使第二端子3的第二短边32收容至第二凹槽17内。此时第二端子3的第二长边31外露于端子座1的第二侧面13,第二短边32外露于端子座1的顶面11。
第一端子2的第一长边21较第二端子3的第二长边31短,第一端子2的第一短边22较第二端子3的第二短边32长。第一端子2和第二端子3被收容进端子座1后,第一端子2的第一短边22的自由端与第二端子3的第二短边32折自由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一端子2的第一长边21的自由端与第二端子3的第二长边31的自由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圣特传感系统(武汉)有限公司,未经艾圣特传感系统(武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893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