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车载介质卸出的泵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89134.7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6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官志刚;陈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建安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0 | 分类号: | F04D29/00;F04D29/24;F04D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车载 介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车载介质卸出的泵型系统,其具体用于将槽罐车或者火车等车辆所运输液体的卸除作业。
背景技术
目前危险品的异地运输多采用陆路运输,在陆路运输中多采用槽罐汽车或者火车。这种运输方式在到达目的地是需要一种设备将槽罐车中的危险液体完全卸除,并输送到制定位置。目前对于该类作业,多数还是采用离心泵类设备将介质输送出去。而在介质输送的过程中,槽罐车中的液位逐渐降低的时候,会在管线的吸入口位置形成气体旋涡,这种旋涡会将一部分空气吸入到所输送的液体中。因而,槽罐车中的液体液位越低,则其内吸入的空气就会越多。
传统的离心泵类设备,由于离心泵的原理和结构限制,其不能实现输送气液混合液体,因此,目前在面对该类作业时,当槽罐车中的液体快要卸干净的时候就需要立即停泵,如果此时继续使用,则传统离心泵会损坏。
因此,传统离心泵在用于卸车的场合时会产生很多弊端,如何将槽罐车中的液体有效利用且安全输送到指定位置一直是卸车系统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实现不停泵地卸出介质的用于车载介质卸出的泵型系统。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载介质卸出的泵型系统,其包括动力组件和泵体组件,动力组件具有泵轴,泵体组件连接泵轴,动力组件和泵体组件之间还设置有独立的气相腔室,气相腔室还通过气相平衡管连接储液部,储液部还通过连接管连接泵体组件,连接管还连接车载介质储藏部,泵体组件具有叶轮,叶轮位于泵腔内,泵腔具有进口,叶轮连接泵轴,叶轮的叶片上覆盖有背叶片。
进一步地,上述动力组件和泵体组件之间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具有壳体,壳体套于泵轴上,壳体内形成气相腔室。
进一步地,上述壳体与泵轴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密封部。
进一步地,上述壳体的顶部具有向动力组件内延伸的轴套,轴套与壳体之间具有轴向间隙,密封部为密封套,密封部安装于轴向间隙内。
进一步地,上述壳体的底部具有开口,开口与泵体组件采用台阶面进行连接配合。
进一步地,上述泵体组件具有泵盖,泵盖连接壳体的底部。
进一步地,上述气相平衡管连接支管,支管的底部连接储液部,支管的顶部设置有压力表。
进一步地,上述动力组件包括电机部,电机部通过联轴器连接泵轴。
进一步地,上述电机部安装于电机支架上。
进一步地,上述泵轴上安装有轴承部,轴承部包括轴承箱,轴承箱内安装有滚动轴承,滚动轴承套装于泵轴上,轴承箱上设置有轴承压盖。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车载介质卸出的泵型系统,主要改进为在动力组件和泵体组件之间设置气相腔室,并且该气相腔室通过气相平衡管连接储液部;由于在气相腔体中连接有气相平衡管,并且该气相平衡管与系统入口的储液部连接,因而可以维持储液部中的液体压力与气相腔体中的压力相等;另外,由于叶轮背部设有背叶片,当泵运转以后叶轮背叶片会产生一定压力,这个压力会阻止泵腔内液体向气相腔室流动,从而实现输送的液体在泵工作过程中不会泄露;当车载介质储藏部中的液体液位变低时,由于有液体旋涡的存在,会在车载介质储藏部的出液管线的入口吸入空气,由于空气比液体轻,故空气会被吸入到储液部的内腔上部和气相平衡管中;
当多余的空气通过气相平衡管进入到气相平衡室中时,会导致气相平衡室中的压力升高,由于气相平衡室中的空气压力和叶轮的背叶片的压力作用而维持平衡,多余的空气会由于叶轮上的背叶片的压力作用而被吸入到泵体组件的泵腔内,进而从泵出口排除,此时储液部中的液位和气相平衡管中的空气压力又恢复正常工作状态;当储液部中的液体低于叶轮中心时,由于大气压力的作用,液体不会继续通过叶轮排除,此时车载介质储藏部中的液体便会全部排除。
因此,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离心泵类设备,可以实现输送气液混合介质过程中多余气体的排出,保证泵内各组件的正常运转,防止干摩擦的现象,从而保证实现不停泵地从车载介质储藏部中完全地卸出介质。
同时,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离心泵类设备,由于本系统具有气相平衡原理,所以可以实现气液混输,乃至于空转都没有任何问题,完全可以实现无人监管、自动运行的需求;对传统卸车行业的效率、人力成本、智能化操作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建安泵业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建安泵业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891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机转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轴流风机叶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