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电子防伪标签触发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88986.4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7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蒙泽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林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G09F3/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龙溪东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电子 防伪 标签 触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智能电子防伪标签触发装置,属于电子防伪标签触发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防伪标签,又称防伪标识,是能够粘贴、印刷、转移在标的物表面,或标的物包装上,具有防伪作用的标识。近年来,由于假冒伪劣商品泛滥,防伪技术对识别和防止假冒伪劣商品作用日益突出,因此在产品上印刷防伪标志成为名牌厂家、生产名优产品的企业自我保护的一种有效措施,目前在我国市场上已有数百种商品采用了防伪标志。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420304831.3的一种电子防伪标签触发装置,包括触发监测单元、表层、底层和撕开引头,所述表层和底层均为单面带胶层,所述触发监测单元的外部电性连接有LED指示灯;在所述表层带胶面和所述底层不带胶面之间设置有柔性触发电路装置,所述柔性触发电路装置由外引出线、易损导线以及微电路构成,所述微电路两端各连接有所述易损导线,所述易损导线的另一端则各连接有所述外引出线,所述外引出线的另一端则分别连接所述触发监测单元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本发明通过设置一种柔性触发电路装置,增强了目标产品和智能电子防伪标签之间的关联性,并弥补了传统电子防伪标签的触发方式不足的问题。但现有技术未安装报警灯结构,使用时无法有效直接显示是否为伪标签,降低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电子防伪标签触发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未安装报警灯结构,使用时无法有效直接显示是否为伪标签,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电子防伪标签触发装置,其结构包括报警灯结构、感应口、固定座、连接杆、握杆底座、握杆、防滑块、显示屏、调节按键、开关按键、后盖,所述固定座底部与感应口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顶部与连接杆底部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握杆底座底部与连接杆顶部相焊接,
所述感应口与显示屏采用电连接,所述握杆底座顶部与握杆底部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握杆下端左右两侧设有防滑块,所述握杆前端与显示屏后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按键底部与握杆前端相连接,所述调节按键与握杆前端为间隙配合,所述握杆前端与开关按键相互垂直,所述握杆顶部与后盖底部采用螺丝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前端与报警灯结构相连接;
所述报警灯结构由灯具底座、芯片、LED灯、凹槽、透镜、支架、连接片组成,所述灯具底座顶部与LED灯底部相焊接,所述LED灯顶部与芯片底部采用电连接,所述支架内壁将灯具底座外壁包裹,所述支架左端与连接片右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架中端与透镜底部通过凹槽相连接,所述LED灯底部与灯具底座底部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与固定座顶部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后盖顶部设有充电口。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片与感应口采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前端与灯具底座底部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透镜以玻璃为原材料,透明度好。
进一步地,所述灯具底座以塑料为原材料,不会锈蚀,经久耐用。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智能电子防伪标签触发装置,结构上设有报警灯结构,在识别标签时,如发现是伪标签,将会响起报警声音,且LED灯亮起,直接有效地给使用者传递信息,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智能电子防伪标签触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报警灯结构的半剖图。
图中:报警灯结构-1、感应口-2、固定座-3、连接杆-4、握杆底座-5、握杆-6、防滑块-7、显示屏-8、调节按键-9、开关按键-10、后盖-11、灯具底座-101、芯片-102、LED灯-103、凹槽-104、透镜-105、支架-106、连接片-10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林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林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889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械学习器、机器人系统以及机械学习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动感应智能桌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