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88709.3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164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纪佑旻;罗怡颉;苏松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20 | 分类号: | G09G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徐协成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 ||
一种显示装置,其包含形成矩阵的多条数据线与多条扫描线。多个次像素单元排列于矩阵的第一列,并包含排列于第一列的第一子像素单元与第二子像素单元。第一子像素单元包含第一晶体管与第二晶体管,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电性连接至第一扫描线。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电性连接至第二扫描线,且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第二子像素单元包含第三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端电性连接至第一扫描线,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端与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电性连接至第一数据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显示装置,且特别涉及半源极驱动HSD(Half Source Driving)像素阵列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装置的快速发展,人们在任何场合任何时间都会使用大大小小的显示装置,例如:手机、计算机等。在使用显示装置的同时,每次显示装置的画面变动时皆会造成不同的耗电量,而耗电量也直接影响了人们对于使用显示装置的更多顾虑。
显示装置的各种元件往往通过精密设计进行整合,以在降低耗电量的同时保证较佳的显示效果。显示装置中需要设置大量的扫描驱动电路与数据驱动电路以驱动显示装置中的各个像素。相较于数据驱动电路,扫描驱动电路的成本与耗电量均较低,因此可通过合理设计以减少数据线的数量,从而使用较少的数据驱动芯片,进而达到降低显示装置的耗电量的目的。
举例来说,现有技术中半源极驱动HSD(Half Source Driving)像素阵列的左右相邻的子像素共用一条数据线,使得数据线的数目相较于传统显示装置的数据线数目减半。同一行的相邻子像素连接不同的扫描线,同一行相隔一个子像素的子像素连接相同的扫描线,使得扫描线的数目相较于传统显示装置的扫描线数目加倍,以降低显示装置的耗电量。
然而,由于扫描线的数目加倍使得显示装置的开口率会降低,从而影响到显示装置的效能。且由于在半源极驱动像素阵列时,两个相邻的子像素连接至同一条数据线,两个相邻子像素中的其中一个子像素是通过相邻的子像素进行充电,从而导致各个像素的充电率差异,而产生亮暗线。
因此,如何改善半源极驱动像素阵列开口率与亮暗线的问题,为本领域待改进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是在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含多条数据线、多条扫描线以及多个次像素单元。多条扫描线与多条数据线形成N列M行的矩阵,其中N与M为正整数。多个次像素单元排列于矩阵的第一列,包含第一子像素单元与第二子像素单元。第一子像素单元排列于第一列,包含第一晶体管与第二晶体管。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电性连接至多条扫描线中的第一扫描线。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电性连接至多条扫描线中的第二扫描线,且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电性连接于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第二子像素单元排列于该第一列,包含第三晶体管与第四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端电性连接至第一扫描线,且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端与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电性连接至多条数据线中的第一数据线。
因此,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态样,本申请的实施例藉由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藉以有效改善半源极驱动像素阵列开口率与亮暗线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附图的说明如下:
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绘示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绘示的一种扫描信号波的波形图;以及
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绘示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0A、100B:显示面板
200:扫描信号波
SP1、SP2、SP3、SP4、SP5、SP6:子像素单元
P1、P2、P3、P4、P5、P6:子像素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887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花生收获机
- 下一篇:一种手推式太阳能割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