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屏显示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87883.6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3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朱俊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4 | 分类号: | G06F3/0484;G06F3/0488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44298 | 代理人: | 吴彬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区北环大道9018***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方法 移动 终端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屏显示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多功能的发展,各种多元化的玩机方式数不胜数,因此伴随着各种多元化的玩机方式,用起来非常便携才是用户最关注的一点。
以普遍用到过的″分屏″功能来说,有一些终端开启分屏的方式是需要用手指的指关节往屏幕上一敲再开始滑动才能启动分屏,还有一些终端是home键上滑就可以开启分屏。相比较来说,用户肯定会选择操作更便携的方式,那么在原有的基础上还能通过一种什么样便携的方法开启分屏呢?
目前大部分终端是需要通过手势来启动分屏,比如用户在玩游戏或者看视频的过程中,收到QQ或者微信消息,而此时用户并不愿意退出视频或者游戏界面,此时就需要手动开启分屏,才能实现微信接收信息的同时也可以看视频玩游戏,以致分屏的便携性不够好,用户体验不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分屏显示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首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分屏显示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分屏显示方法包括:
接收自动开启分屏的操作指令;
接收第一应用程序与第二应用程序同时开启的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应用程序与所述第二应用程序生成第一分屏显示界面;
显示所述第一分屏显示界面,在所述第一分屏显示界面上同时显示所述第一应用程序与所述第二应用程序。
优选地,所述第一分屏显示界面包括第一分屏显示区域与第二分屏显示区域,所述第一分屏显示区域显示所述第一应用程序,所述第二分屏显示区域显示所述第二应用程序。
优选地,所述的分屏显示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应用程序、所述第二应用程序及第三应用程序同时开启的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应用程序、所述第二应用程序、所述第三应用程序生成第二分屏显示界面;
显示所述第二分屏显示界面,其中所述第二分屏显示界面包括第一分屏显示区域与第二分屏显示区域,在所述第一分屏显示区域显示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在所述第二分屏显示区域显示所述第二应用程序的选择框与所述第三应用程序的选择框,以供用户选择所述第二应用程序或所述第三应用程序;
根据所述用户的选择显示第三分屏显示界面,其中所述第三分屏显示界面包括所述第一分屏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分屏显示区域,在所述第一分屏显示区域显示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在所述第二分屏显示区域显示所述用户选择的应用程序。
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自动开启分屏的开关,所述自动开启分屏的操作指令包括所述自动开启分屏的开关被所述用户打开的指令。
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所述第一应用程序的自动开启分屏的开关、所述第二应用程序的自动开启分屏的开关、所述第三应用程序的自动开启分屏的开关,所述自动开启分屏的操作指令包括所述第一应用程序的自动开启分屏的开关被所述用户打开的指令、所述第二应用程序的自动开启分屏的开关被所述用户打开的指令、所述第三应用程序的自动开启分屏的开关被所述用户打开的指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至少一个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接收自动开启分屏的操作指令;
接收第一应用程序与第二应用程序同时开启的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应用程序与所述第二应用程序生成第一分屏显示界面;
显示所述第一分屏显示界面,在所述第一分屏显示界面上同时显示所述第一应用程序与所述第二应用程序。
优选地,所述第一分屏显示界面包括第一分屏显示区域与第二分屏显示区域,所述第一分屏显示区域显示所述第一应用程序,所述第二分屏显示区域显示所述第二应用程序。
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步骤:
接收所述第一应用程序、所述第二应用程序及第三应用程序同时开启的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应用程序、所述第二应用程序、所述第三应用程序生成第二分屏显示界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878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损伤NK细胞培养装置
- 下一篇:便于正置显微镜观察的NK细胞培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