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智能识别的门禁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887253.9 | 申请日: | 2017-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0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 发明(设计)人: | 毛明权;秦传保;汪劲松;王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凯尔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43 | 代理人: | 胡定华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智能 识别 门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智能识别的门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化的发展,门禁逐渐采用电子锁刷卡进入,或者采用密码锁,但是现阶段系统漏洞还是较多,上述两种门禁结构均存在安全隐患,并且如若忘记带门禁卡或者忘记密码,则会非常麻烦,因此,解决这一类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智能识别的门禁装置,通过设置有人脸识别系统来自动识别用户并选择是否开启锁门,以提高锁门的安全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智能识别的门禁装置,包括有锁门,在锁门的猫眼处设置有针孔摄像头,所述针孔摄像头将拍摄的数据传输到室内的终端上,所述终端内设置有人脸识别系统和显示器,所述人脸识别系统与锁门的电子锁相连接,当人脸识别系统检测到用户时则控制电子锁开启。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子锁中设置有WIFI模块,手机通过WIFI模块可控制电子锁的开锁。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终端中设置有电话模块和报警模块,当人脸识别系统检测到非用户人群进入室内时,则控制电话模块拨打电话,同时启动报警模块发出报警声。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终端内设置有储存模块用于存储针孔摄像头拍摄的数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有人脸识别系统来自动识别用户,如若是用户则控制电子锁进行开锁,若如不是用户则进行保持锁门状态,如非用户人群强制开锁的话,则控制控制电话模块拨打电话,同时启动报警模块发出报警声,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性能大大提高,且优化了开锁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锁门,2-针孔摄像头,3-终端,4-人脸识别系统,5-显示器,6-电子锁,7-WIFI模块,8-电话模块,9-报警模块,10-储存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智能识别的门禁装置,包括有锁门1,在锁门1的猫眼处设置有针孔摄像头2,所述针孔摄像头2将拍摄的数据传输到室内的终端3上,所述终端3内设置有人脸识别系统4和显示器5,所述人脸识别系统4与锁门的电子锁6相连接,当人脸识别系统4检测到用户时则控制电子锁6开启。所述电子锁6中设置有WIFI模块7,手机通过WIFI模块可控制电子锁的开锁。所述终端3中设置有电话模块8和报警模块9,当人脸识别系统4检测到非用户人群进入室内时,则控制电话模块8拨打电话,同时启动报警模块9发出报警声。所述终端3内设置有储存模块10用于存储针孔摄像头拍摄的数据。
本发明通过设置有人脸识别系统4来自动识别用户,如若是用户则控制电子锁6进行开锁,若如不是用户则进行保持锁门状态,如非用户人群强制开锁的话,则控制控制电话模块8拨打电话,同时启动报警模块9发出报警声,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性能大大提高,且优化了开锁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凯尔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凯尔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872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