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实时动态差分技术的垂直地震剖面测地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84491.4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75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钱雪文;姜宇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孙向民;廉莉莉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实时 动态 技术 垂直 地震 剖面 方法 系统 | ||
公开了一种基于实时动态差分技术的垂直地震剖面测地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可以包括:根据VSP有偏和零偏激发炮群中心点位置的几何特征,确定基准站的有效范围;根据多个控制点,采用在基准站的有效范围内静态联测定位方法,确定基准站的位置;根据基准站的位置,架设基准站接收机,接收炮点的激发数据;根据炮点的激发数据与炮点的理论数据,获得炮点坐标。本发明采用RTK测量技术,对项目实施中的零偏和有偏的炮群坐标进行定位,通过实时处理两个测站载波相位观测的差分,实时精确地获得VSP有偏和零偏炮群激发点的坐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球物理勘探井中地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实时动态差分技术的垂直地震剖面测地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VSP垂直地震剖面方法是沿井孔不同深度布置上多级多分量的检波器,在地表附近的点上激发地震波,检波器在井中进行地震波观测。VSP的观测方式目前主要有零井源距(零偏)、非零井源距(有偏)、WALKAWAY、3D-VSP等。和地面观测的地震剖面比较,VSP地面激发点比较集中,成群状,即炮群激发。VSP零偏和有偏(非零偏)的观测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
以往群炮激发点的坐标通常是由GPS静态、快速静态、和后处理的动态测量来完成,或者由全站仪通过测角、测距、检核来完成。静态、快速静态速度较慢;后处理动态测量,出现错误不能马上被发现,甚至需要到现场返工;全站仪的测量过程是:录入放样数据文件和坐标数据文件,然后置测站点和置后视点、确定方位角,输入所需的放样坐标开始放样,步骤复杂,效率较低,而且放样过程中要通过点号来调用内存中的坐标值,或者在现场直接输入坐标值,容易产生误操作等情况。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基于实时动态差分技术的垂直地震剖面测地方法及系统。
公开于本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时动态差分技术的垂直地震剖面测地方法及系统,采用RTK测量技术,对项目实施中的零偏和有偏的炮群坐标进行定位,通过实时处理两个测站载波相位观测的差分,实时精确地获得VSP有偏和零偏炮群激发点的坐标。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时动态差分技术的垂直地震剖面测地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包括:根据VSP有偏和零偏激发炮群中心点位置的几何特征,确定基准站的有效范围;根据多个控制点,采用在所述基准站的有效范围内静态联测定位方法,确定所述基准站的位置;根据所述基准站的位置,架设基准站接收机,接收炮点的激发数据;根据所述炮点的激发数据与炮点的理论数据,获得炮点坐标。
优选地,确定所述基准站的有效范围包括:设定第一阈值,获取每个激发炮群中心点的第一阈值范围;将所述每个激发炮群中心点的第一阈值范围的重合范围作为所述基准站的有效范围。
优选地,还包括:如果在所述基准站的有效范围内有现有控制点或卫控点,将所述现有控制点或所述卫控点的位置作为所述基准站的位置。
优选地,接收所述炮点的激发数据包括:将GPS接收机在激发炮群中心的每个炮点位置上立杆,记录所述炮点的激发数据;所述基准站接收机接收所述炮点的激发数据。
优选地,所述炮点的激发数据的记录间隔为2-3秒。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时动态差分技术的垂直地震剖面测地系统,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执行以下步骤:根据VSP有偏和零偏激发炮群中心点位置的几何特征,确定基准站的有效范围;根据多个控制点,采用在所述基准站的有效范围内静态联测定位方法,确定所述基准站的位置;根据所述基准站的位置,架设基准站接收机,接收炮点的激发数据;根据所述炮点的激发数据与炮点的理论数据,获得炮点坐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844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储层含气性检测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断层的地震解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