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板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83909.X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82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邓坤坤;张轩昌;王翠菊;赵聪铭;聂凯波;牛浩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C37/02 | 分类号: | B21C37/02;C22C1/10;C22C1/02;C22C23/00;C22C32/00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李富元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镁基复合板 颗粒增强 制备 预处理 热挤压 镁基复合材料 多道次热轧 碳化硅颗粒 轧制 挤压模具 界面结合 力学性能 温度条件 制备镁基 复合材料 镁合金 碳化硅 熔炼 制作 应用 | ||
1.一种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的步骤进行
步骤一、将颗粒直径≤10μm,纯度大于等于99.9%的碳化硅进行预处理,形成分散的碳化硅颗粒;
步骤二、对块状镁合金进行预处理,制作挤压模具;
步骤三、熔炼制备镁基复合材料锭,将镁合金置于熔炼炉的坩埚中,开启熔炼炉,使坩埚内温度逐渐升至700℃±5℃,同时向坩埚内输入二氧化碳和六氟化硫,使熔炼坩埚内的镁合金块完全熔化,然后停止加热,将温度调至590℃±5℃,并开动搅拌器对熔液进行搅拌,将预热的碳化硅颗粒加入熔液中,然后正向搅拌15min,反向搅拌15分钟,然后升温搅拌至700℃±5℃,恒温保温10min,将坩埚中的混合溶液浇注在预热过的压铸模具的型腔,施加压力冷却,形成镁基复合材料铸锭;
步骤四、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板热挤压预处理,把步骤三制备的镁基复合材料铸锭切割成块形成块状镁基复合材料,同时把镁合金切割出与块状镁基复合材料同样大小的块状镁合金,将块状镁基复合材料与块状镁合金间隔叠加,塞入挤压模具,然后以0.1mm/s的速度,在420℃±5℃温度条件下对垂直于板面方向进行挤压预处理,挤压的进度为沿着挤压方向间隔叠加的材料的整体厚度的5%-10%,形成热挤压预处理过的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板;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形成的热挤压预处理过的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板以0.1mm/s的速度,在400℃±5℃温度条件下进行热挤压,制备出热挤压过的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板;
步骤六、将经过步骤五处理的热挤压过的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板,在400℃±5℃温度下,进行多道次热轧,第一道次热轧前在400℃±5℃温度下保温20分钟,第一道次压下量为10%,第二道次热轧前在400℃±5℃温度下保温5分钟,第二道次压下量为15%,第三道次热轧前在400℃±5℃温度下保温5分钟,然后进行第三次热轧,第三道次压下量为20%,第四道次压下量为20%,第五道次压下量为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对碳化硅进行预处理的具体过程为:将碳化硅浸泡在体积比为10%±1%的氢氟酸水溶液中24h后,使用0.6μm-0.8μm的微孔滤膜进行抽滤,留存滤饼,再使用去离子水进行反复洗涤、抽滤,直至废液的Ph值为7,然后在80℃干燥600分钟,再在120℃继续干燥120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对块状镁合金进行预处理过程为:将镁合金加工成φ40mm×40mm的形状,并在沿轴线在其正中间切割出25mmx25mmx40mm的长方体通孔,表面用砂纸进行打磨,使表面光滑,然后预热到105℃±5℃,恒温保温时间90分钟,形成挤压模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二氧化碳和六氟化硫的体积比是40:1,预热的碳化硅颗粒的温度为400℃±5℃,镁基复合材料铸锭中碳化硅颗粒的体积比为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热挤压过程中,挤压比为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8390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化学合成α-酰氧基酮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医用金属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