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引湿、吸收利用率高的固体口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83503.1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72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龙祥;潘丽婷;池浩;周丽;张亚红;冯明梦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德彩堂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39 | 分类号: | A23L2/39;A23L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106 云南省昆明市高新区孵化器管理中心海源中路***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引湿 吸收 利用率 固体 口服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稳定性、高效吸收的固体口服制剂,由重量份数8400~16600份、虾青素质量百分含量为2.0%~4.0%的雨生红球藻制备的虾青素质量百分含量为5.0%~10.0%的微囊粉,重量份数250~500份、叶黄素二棕榈酸酯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6%~63%的叶黄素酯,重量份数62500~250000份的牛磺酸,重量份数875~3500份的葡萄糖酸锌,重量份数400000~465000份的木糖醇,重量份数326400~461500份的蓝莓果粉组成固体组合物,添加药品可接受的辅料进一步制成片剂或胶囊剂;所述微囊粉系雨生红球藻经CO2超临界抽提脂溶性部位,称取雨生红球藻,移置至CO2超临界萃取设备中,于萃取温度65~75℃、萃取压力40~50MPa、CO2流速25L/h下连续抽提4h,收集抽提物至洁净混合容器中,按抽提物:药学可接受辅料质量比为25:12~26称取药学可接受辅料,置乳化锅中加60℃水或50%乙醇制备成饱和溶液,开机并在60℃保温条件下缓慢加入抽提物,边加边充分搅拌、研磨至抽提物添加结束,继续搅拌研磨30分钟,冷却至室温得糊状物,挤压过20目筛,40℃~60℃干燥,粉碎过60~80目筛即得;所述蓝莓果粉系人工种植采收的新鲜蓝莓,经脱水干燥、粉碎过60~80目筛制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固体口服制剂,其特征在于:其是由重量份数11133~16600份、虾青素质量百分含量为2.0%~4.0%的雨生红球藻制备的虾青素质量百分含量为6.0%~9.0%的微囊粉,重量份数333~500份、叶黄素二棕榈酸酯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6%~63%的叶黄素酯,重量份数125000~250000份的牛磺酸,重量份数1750~3500份的葡萄糖酸锌,重量份数400000~443333份的木糖醇,重量份数326400~416467份的蓝莓果粉组成组合物,添加药品可接受的辅料进一步制成片剂或胶囊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口服制剂,其特征在于:其是由重量份数13866~16600份、虾青素质量百分含量为2.6%~3.4%的雨生红球藻制备的虾青素质量百分含量为6.0%~8.0%的微囊粉,重量份数416~500份、叶黄素二棕榈酸酯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7%~60%的叶黄素酯,重量份数187500~250000份的牛磺酸,重量份数2625~3500份的葡萄糖酸锌,重量份数400000~421666份的木糖醇,重量份数326400~371434份的蓝莓果粉组成组合物,添加药品可接受的辅料进一步制成片剂或胶囊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口服制剂,其特征在于:其是由重量份数16466~16600份、虾青素质量百分含量为2.9%~3.1%的雨生红球藻制备的虾青素质量百分含量为6.0%~8.0%的微囊粉,重量份数486~500份、叶黄素二棕榈酸酯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8%~59%的叶黄素酯,重量份数249500~250000份的牛磺酸,重量份数3485~3500份的葡萄糖酸锌,重量份数400000~400166份的木糖醇,重量份数326400~326534份的蓝莓果粉组成组合物,添加药品可接受的辅料进一步制成片剂或胶囊剂。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固体口服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雨生红球藻制备的微囊粉,添加的药学可接受辅料包括β-环糊精、明胶、聚维酮K30、改性淀粉、维生素E、维生素C、迷迭香提取物、L-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抽提物:药学可接受辅料质量比为25:15~2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体口服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提物:药学可接受辅料质量比为25:17~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德彩堂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德彩堂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8350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