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设施布局自动规划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83420.2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3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晨;苏寒;高传海;黄长杰;唐庆鹏;倪力;梁骏;姜莘;高平;蒋伟;丁成呈;万中恒;蔡晓晗;孙宁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合肥供电公司;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10/04 | 分类号: | G06Q10/04;G06Q10/06;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5 | 代理人: | 郭华俊 |
地址: | 23002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设施 布局 自动 规划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力设施布局自动规划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用电负荷快速增长,电力基础设施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需要对城市电力设施布局进行规划。其中,供电负荷预测是电力设施布局规划的首要基础,供电负荷预测包括开展现状分析、计算,进行电力需求预测计算以及电力供需平衡分析,供电负荷预测应正确反映电力需求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对应关系,其负荷分布及分阶段的发展情况必须与产业布局相适应。
传统的负荷预测方法主要包括如下几种方式:
趋势外推法:趋势外推法是根据负荷的变化趋势对未来负荷情况进行预测。电力负荷虽然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但在一定条件下,仍存在着明显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趋势可为线性或非线性,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等等。选择合适的趋势模型是应用趋势外推法的重要环节,图形识别法和差分法是选择趋势模型的两种基本方法。
时间序列法:时间序列法把负荷数据看作是一个按季节、按周、按天以及按小时周期性变化的时间序列并将实际负荷和预测负荷之间的差值看作一个平稳的随机过程进行分析和处理。
回归分析法:回归分析法是根据负荷过去的历史资料,建立可进行数学分析的数学模型,对未来的负荷进行预测。其特点是将预测目标的因素作为自变量,将预测目标作为因变量,具有较强的内插能力。
负荷密度法:负荷密度法是根据供电范围内不同功能地区占地面积及相应的用电负荷密度或年用电量密度,侧算预测期用电负荷或年用电量的方法。
但是,趋势外推法、时间序列法、回归分析法仅仅从自然科学技术的角度对一个区域可能的用电负荷进行预测,没有考虑到城市规划发展、重大项目建设对一个区域的用电影响,这使得现有的负荷预测往往与现实发展情况与现实用电负荷不匹配,从而可能造成一定的浪费。负荷密度法基于城市规划用地与功能进行计算,同城市规划有一定程度的匹配,但是没有考虑到城市不同地区发展的水平、阶段、建设模式的差异性,往往导致测算出来的结果相比实际需求偏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设施布局自动规划方法,以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电力负荷的合理预测。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电力设施布局自动规划方法,包括:
S1、获取待预测城市的电网管理单元信息以及城市控制性管理单元信息;
S2、根据待预测城市的电网管理单元信息以及城市控制性管理单元信息,对待预测城市的负荷情况进行分类,得到负荷单元分类情况;
S3、采用不同类型的负荷预测方法,对相应类别的负荷单元进行电力负荷预测;
S4、将不同类别的负荷单元的电流负荷预测结果进行叠加,得到所述待预测城市的负荷预测结果。
其中,步骤S2,具体包括:
S21、根据所述待预测城市的电网管理单元的界线和城市控制性管理单元的界线的一致性,形成新的电网管理单元;
S22、计算电网管理单元中已开发建设用地占新的电网管理单元中的总用地的比例;
S23、若所述比例小于60%,则判断所述新的电网管理单元的规划是否纳入编制,若是则执行步骤S24,若否则执行步骤S25;
S24、确定所述新的电网管理单元为负荷快速发展单元;
S25、确定所述的电网管理单元为负荷不确定单元;
S26、若所述比例大于过等于60%,则判断所述新的电网管理单元的现状与该新的电网管理单元规划的主导功能是否符合;
S27、若符合,则确定所述新的电网管理单元为负荷发展成熟单元,若不符合则执行步骤S24。
其中,步骤S3,具体包括:
结合趋势外推法和时间序列法对所述负荷发展成熟单元进行近期与远期规划负荷预测;
采用荷密度法对所述负荷快速发展单元进行近期与远期规划负荷预测;
对所述负荷不确定单元进行单独预控,直至所述负荷不确定单元负荷明确后再进行负荷预测。
其中,在所述的步骤S4之后,还包括:
S5、采用类比分析法,对全国典型城市的电网容载比以及所述待预测城市的电网运行情况进行分析,以确定所述待预测城市的电网容载比。
其中,在所述的步骤S5之后,还包括:
S6、利用GIS的空间网络拓扑关系来代替电网络拓扑关系,在所述待预测城市电网区域中进行变电站选址,得到变电站布局。
其中,在步骤S6之后,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合肥供电公司;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合肥供电公司;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834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