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压差稳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83301.7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18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黄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F1/56 | 分类号: | G05F1/56 |
代理公司: | 广州骏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25 | 代理人: | 吴静芝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压 稳压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压差稳压器,包括误差放大器,其正极输入端接收参考电压,负极输入端与输出端连接;第二场效应管,其漏极与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源极通过第二电流源接地,栅极通过第二电流源接地;功率器件,其漏极接入电源电压,功率器件的源极与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同时分别通过第一电容接地、通过负载电流源接地、通过第三电容、第一电流源接地;第一场效应管,其栅极与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与功率器件的源极连接,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通过第一电流源接地,同时与超级源跟随器输入端连接;超级源跟随器,其输出端与功率器件的栅极连接,同时通过第二电容接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压差稳压器,特别是一种高速稳定的低压差稳压器。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其为现有技术的低压差稳压器的架构图。现有技术中的低压差稳压器即LDO最基本的LDO架构如图1所示。对于不确定的输入(电源电压VDD),输出电压VO总能保持与参考电压VREF相等。这是因为VO和VREF接在了一个误差放大器的两输入端。误差放大器(EA)和整个环路的高增益,使得EA输入虚短,即VO=VREF。
当负载电流IL跳变时,为了稳定VO,需要一个较大的输出电容CO,在LDO环路来不及反应的时候提供IL所需的电流变化。
另一方面,功率器件MP为了提供所需的较大电流,通常需要很大尺寸,EA很难直接驱动,因此EA和MP的中间要加入一级驱动器(BUF)。而EA的输出,及BUF的输出,均为高阻,且均有寄生电容,使得LDO环路至少存在三个极点(p0-2)。为了使这样的环路稳定,传统的LDO采用了很大的CO,使得输出极点p0频率很低。但这样使得LDO的增益带宽积(GBW)很小,LDO的速度很慢。同时,较大的CO难以片上集成,只能采用片外器件,降低了集成度,特别不能适应当前片上系统(SoC)的发展要求。
请参阅图2,其为现有的翻转电压跟随器的结构示意图。为了提升LDO速度,提高集成度,有一种翻转电压跟随器(Flip Voltage Follower,FVF)的结构如图2所示。该结构在MP的下面加了一个M1管,形成了一个共栅放大器。共栅放大器的输出接至MP的栅极形成反馈。该结构的反馈路径较短(仅经过一级共栅放大即反馈至MP的栅极),且成功的将系统变为了更稳定的两极点系统(两极点分别为p0和pg)。对于较先进的工艺,MP的栅极寄生电容Cg比较小,因此pg远离p0,系统稳定;但对于不太先进的工艺,pg不能远离p0,导致系统的相位裕度可能较小,仍输出不稳定,如图3所示,其为FVF的幅频响应图。最恶劣的情况是LDO最大负载电流的情况,此时LDO输出极点负载阻抗最小,因此p0与pg最接近。采用65nm进行仿真,相位裕度为10°。
请参阅图4,其为超级源跟随器的示意图。为了使pg远离p0,可以在MP和共栅放大器输出之间加入一个超级源跟随器(Super Source Follower,SSF):M3和偏置电流源I3构成了一个普通的源跟随器,加上M4和偏置电流源I4构成了SSF。该SSF能将MP的栅极的阻抗降低至1/(gm3·gm4·rx)(其中gm3-4分别为M3-4的跨导,rx为X点的阻抗),从而可能使得pg远离p0。因此,期望SSF方案的幅频响应如图5,其为SSF的幅频响应示意图。但是,该方案同时引入了两个高频极点,分别在p1,2。其中,p2和pg是一对复数极点对|p2,g|。
其中根号内在大部分工艺下<0,因此是复数根。
其中CX为X点的寄生电容,r3为M3的电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833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