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3D的能源设备监控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882348.1 | 申请日: | 2017-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89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 发明(设计)人: | 陈锋;夏耀杰;刘伟;吕楠;许泽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气分布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14 | 分类号: | G06F3/14;G06T1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容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7 | 代理人: | 于晓菁 |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徐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能源 设备 监控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D的能源设备监控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创建3D监控界面及监控程序,所述3D监控界面包括至少一个能源设备的3D模型及其监控区;其中,监控区显示的监控信息与所述能源设备及其各组件的工作参数相关;3D模型的运行显示状态与所述监控信息相关联,所述3D模型的运行显示状态用于模拟能源设备的运行状态;基于所述3D监控界面执行监控程序,以监控能源设备,所述监控能源设备包括监测所述能源设备运行状况及控制所述能源设备实际运行。本发明提供的通用的界面显示的实现方法适用于多种设备及多种场合;本发明中显示界面的应用程序生成的资源文件可独立于该程序,从而被其他基于.NET环境的程序复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备实时监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3D的能源设备监控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和资源问题的日益突出,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和新能源设备都得到了不断地发展。通常大型的光伏电站、风场、储能电站等都处于偏远地区,其所有的电力设备和新能源设备的各种信息都需要通过通信上传到监控中心。仅仅安装摄像头也无法获取设备内部的运行问题,而且安装在户外的摄像头也会因为环境的问题很快地损坏,因此需要在现场配置大量的工作人员,这样不仅浪费了时间,还增加了大量不必要的费用。传统的监控技术通常以获取设备的发电用电数据为重点,针对设备的显示一般是2D平面的方式,并不能动态地反映实际设备的内部结构与运行情况。另外,现有技术的对象比较单一,不能适用于多新能源设备的场合及其他领域,现有技术一般是集成的,可重用性和可移植性较差。
中国专利CN205936985U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3D的新型风机监控装置,提出一种基于虚拟3D的新型风机监控装置。该装置能够实现对风机远程的实时监控,同时也能够实时虚拟的模拟风机运行时内部各个部分实际的运行状况,还能够实现对风机的启停控制。不过上述技术只针对集中式风场的风机进行模拟的3D显示,不适用于集中式光伏电站、分布式新能源设备组合的场合。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实现方便、实时性好、可重用性和可移植性好、能动态地反映实际设备的内部结构与运行情况且适用于集中式光伏电站、分布式新能源设备组合的场合的基于3D的能源设备监控方法及系统。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3D的能源设备监控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3D的能源设备监控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创建3D监控界面及监控程序,所述3D监控界面包括至少一个能源设备的3D模型及其监控区;其中,监控区显示的监控信息与所述能源设备及其各组件的工作参数相关;3D模型的运行显示状态与所述监控信息相关联,所述3D模型的运行显示状态用于模拟能源设备的运行状态;
基于所述3D监控界面执行监控程序,以监控能源设备,所述监控能源设备包括监测所述能源设备运行状况及控制所述能源设备实际运行。
进一步地,上述基于3D的能源设备监控方法,所述3D监控界面及监控程序基于Visual Studio编程开发平台实现。
进一步地,上述基于3D的能源设备监控方法,所述能源设备包括风机、光伏、储能电池、燃气轮机、柴油发电机、逆变器和锅炉中的至少一种设备。
进一步地,上述基于3D的能源设备监控方法,所述创建3D监控界面包括从3D模型库中调用3D模型,通过导入模型文件添加所述3D模型库的3D模型。
进一步地,上述基于3D的能源设备监控方法,采用3D设计软件创建能源设备的3D模型,以生成所述模型文件。
进一步地,上述基于3D的能源设备监控方法,所述3D设计软件采用SolidWorks或3DMAX软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气分布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气分布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823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