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可移动基站的定位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881742.3 | 申请日: | 2017-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8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 发明(设计)人: | 刘杰民;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
| 主分类号: | H04W64/00 | 分类号: | H04W64/00;H04W88/08;G01S5/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2 | 代理人: | 郭防,刘美莲 |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秦***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移动 基站 定位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可移动基站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uwb定位技术进行测距,获得各个基站之间的距离及基站与电子标签之间的距离;所述的基站由各个安保人员随身佩戴,所述的电子标签由被保护人员随身佩戴;
S2,建立临时坐标系:首先启动作为原点的基站,然后以启动的第二个基站与第一个基站之间的直线作为x轴,并以第二个基站相对于第一个基站的方向作为x轴的正方向;以启动的第三个基站相对于x轴的方向作为y轴的正方向;获得建立临时坐标系的基站的临时坐标;
S3,根据建立临时坐标系的基站的临时坐标及电子标签和其他基站与其之间的距离,获得电子标签和其他基站在临时坐标系中的坐标,并显示电子标签和所有基站的临时坐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移动基站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的各个基站之间的距离及基站与电子标签之间的距离均发送至临时坐标系中作为原点的基站,由作为原点的基站进行临时坐标系的建立,及计算获得被保护人员和各个安保人员在临时坐标系中的临时坐标;其中,所述的基站及电子标签中均设有uwb模块(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移动基站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各个基站启动的先后顺序通过以下方法确定:被保护人员随身佩戴的电子标签发射信号;已启动的基站接收到电子标签的信号后,反馈信号至电子标签;电子标签根据反馈信号获得其与各个已启动基站之间的距离并即时发送至作为原点的基站;作为原点的基站根据接收到的电子标签发送的其与各个已启动基站之间的距离信息的先后顺序,判断各个基站启动的先后顺序;其中,作为原点的基站最先启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移动基站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还包括:根据距离电子标签最近的三个基站的临时坐标及所述最近的三个基站与电子标签之间的距离,获得被保护人员在临时坐标系中的临时坐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移动基站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临时坐标系中加入新的基站或新的电子标签,根据其他原有基站或电子标签的临时坐标及其他原有基站或电子标签与该新加入基站或新加入电子标签之间的距离,获得新加入基站或电子标签在临时坐标系中的临时坐标。
6.实现权利要求1~5所述方法的一种基于可移动基站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电子标签(1)、三个以上基站(2)和控制中心服务器(3),所述的电子标签(1)由被保护人员随身佩戴;所述的基站(2)由各个安保人员随身佩戴;所述的基站(2)用于建立临时坐标系,其中,作为原点的基站(2)分别与其他基站(2)、电子标签(1)及控制中心服务器(3)无线连接,所述的基站(2)和电子标签(1)中均设有uwb模块(9);作为原点的基站(2)上还设有处理器模块(10),所述的处理器模块(10)与uwb模块(9)连接;优选为,所述的uwb模块(9)采用DWM1000模块,处理器模块(10)采用STM32芯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可移动基站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标签(1)为高频脉冲定位标签,所述的基站(2)为高频脉冲定位基站。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可移动基站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站(2)还包括高频脉冲发生器(4)和功率放大器(5),所述的高频脉冲发生器(4)分别与uwb模块(9)和功率放大器(5)连接,功率放大器(5)与uwb模块(9)连接;所述的作为原点的基站(2)还包括:双工射频传输模块(6),所述的双工射频传输模块(6)分别与功率放大器(5)和控制中心服务器(3)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可移动基站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GPRS通信单元(7)和无线网关模块(8),所述的无线网关模块(8)分别与GPRS通信单元(7)和控制中心服务器(3)连接,GPRS通信单元(7)与作为原点的基站(2)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可移动基站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他基站(2)之间无线连接,其他基站(2)与电子标签(1)之间无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未经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8174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