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氧化硅-陶瓷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80914.5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3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赵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东威新材料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8/00 | 分类号: | C04B38/00;C04B30/02;C04B111/4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港澄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4 | 代理人: | 马丽丽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杨舍镇塘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硅 陶瓷 纤维素复合材料 纤维素 正己烷 制备 三甲基氯硅烷 表面改性 复合凝胶 热稳定性 真空烘干 复合材料 洗涤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硅‑陶瓷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中采用三甲基氯硅烷和正己烷对二氧化硅‑陶瓷纤维素复合凝胶进行表面改性60~72h,并采用正己烷洗涤,真空烘干,最后获得二氧化硅‑陶瓷纤维素复合材料。本发明中的复合材料通过添加二氧化硅增强了陶瓷纤维素的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二氧化硅-陶瓷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氧化硅气凝胶材料其独特的纳米多孔结构,使得孔隙直径小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从而限制气体分子的对流传热,同时超高气孔率又使得材料的固相传热受到限制,另外,通过添加适量的红外遮光剂可以降低材料的高温辐射传热,因此,二氧化硅气凝胶被认为是目前绝热性能最佳的固体材料,在隔热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二氧化硅气凝胶材料由于干燥过程中巨大的表面张力,使材料本身产生缺陷,加之密度极低,导致二氧化硅气凝胶材料的固有强度低、脆性大以及容易开裂等,限制了其在实际中的使用。
目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一、首先制取气凝胶粉体,通过有机或无机粘结剂与气凝胶粉体混合,压制成形。在混合的过程中,可以加入纤维改善其机械强度,加入红外遮光剂改善其高温绝热性。但由于气凝胶粉体密度极小,不易与纤维、红外遮光剂均匀混合,纤维、红外遮光剂无法充分分散,难以保证制品的隔热性能与机械强度。尤其在使用有机结合剂,使用温度超过300℃时,结合剂燃烧挥发,导致材料高温机械强度急剧下降。
为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二氧化硅-陶瓷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氧化硅-陶瓷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二氧化硅-陶瓷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1)在酸存在下,将有机硅、无水乙醇、去离子水、陶瓷纤维混合,在50~60℃水浴条件下磁力搅拌4~24h,获得混合溶液;
(2)向所述混合溶液中加入氨水,调节pH至9.0~11.0,磁力搅拌,获得二氧化硅-陶瓷纤维素水凝胶;
(3)将所述二氧化硅-陶瓷纤维素水凝胶导入模具,静置10~16h,脱模,密封老化36~60h,分别采用无水乙醇、正丁醇浸泡1~2h以进行溶剂替换,烘干,获得含有正丁醇溶剂的二氧化硅-陶瓷纤维素复合凝胶;
(4)将含有正丁醇溶剂的二氧化硅-陶瓷纤维素复合凝胶采用三甲基氯硅烷和正己烷进行表面改性60~72h,采用正己烷洗涤,真空烘干,获得二氧化硅-陶瓷纤维素复合材料。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氧化铝溶胶;向氧化铝溶胶中加入纺丝助剂;将添加助剂后的氧化铝溶胶浓缩、干法纺丝,获得凝胶纤维;将凝胶纤维热解,得陶瓷纤维。
优选的,所述酸为盐酸。
优选的,所述有机硅为正硅酸乙酯或正硅酸甲酯。
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三甲基氯硅烷和正己烷的摩尔比为1:1~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中的复合材料通过添加二氧化硅增强了陶瓷纤维素的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下列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具体的物料比、工艺条件及其结果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本发明公开一种二氧化硅-陶瓷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东威新材料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东威新材料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809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