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胆消食、止泻双层片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880105.4 | 申请日: | 2017-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8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 发明(设计)人: | 关志宇;林春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中医药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36/42 | 分类号: | A61K36/42;A61K9/24;A61K47/38;A61K47/36;A61P1/14;A61P1/12;A61P1/16;A61K31/04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30004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食 止泻 双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胆消食、止泻双层片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双层片由缓释层和速释层组成,(1)缓释层的制备工艺如下:按五味金色丸处方称取原料药:诃子150份、波棱瓜子70份、石榴子120份、木香50份,以上四味药材加70%乙醇回流提取,提取液趁热过滤(200目筛),减压回收乙醇,得流浸膏,干燥得浸膏。将浸膏粉粉碎,过100目筛,称取浸膏粉适量、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K15M、乙基纤维素(EC)10 CP、乳糖适量、硬脂酸镁等,为缓释层;(2)速释层的制备工艺如下:黑冰片超微粉碎,与CCMC‑Na、MCC、可压性淀粉适量和硬脂酸镁混合,为速释层;(3)双层片的制备: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本发明制备的双层片,不仅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还可有效避免波棱瓜子、石榴子对胃肠道的刺激,为该药物新剂型的生产和临床用药提供了新的选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胆消食、止泻双层片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五味金色丸,是藏族医学传统经典复方,由木香、诃子、波棱瓜子、石榴子、黑冰片组成,具有清热利胆、消食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胆区痛、胃痛、恶心呕吐等疾病。口服 ,一次2-3丸,一日2次。
目前,五味金色丸在藏药标准中记载的制备方法是:以上五味药,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本发明将黑冰片超微粉碎加入速释层,服用后在胃部快速崩解,随后分散到肠道,在肠道表面形成保护膜,可缓解波棱瓜子、石榴子对胃肠道的刺激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五味金色双层片的制备方法,它是将木香、诃子、波棱瓜子、石榴子用乙醇提取,得浸膏粉,与缓释材料及其他辅料混合作为缓释层物料;黑冰片超微粉碎,加入崩解剂等辅料作为速释层物料。服药后速释层快速释放,吸附在胃肠道,形成保护膜,降低缓释层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本发明所述的五味金色双层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按如下重量配比称取原料药:
诃子150份、波棱瓜子70份、石榴子120份、木香50份,以上四味药材加70%乙醇回流提取,提取液趁热过滤(200目筛),减压回收乙醇,得流浸膏,干燥得浸膏。将浸膏粉粉碎,过100目筛,称取浸膏粉适量、15~25%HPMCK15M、25~45% EC10 CP、10~25% 乳糖、硬脂酸镁适量,充分混匀,作为缓释层。
(2)黑冰片超微粉碎,称取适量与1~15%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CMC-Na)、 20~35%微晶纤维素(MCC)和20~30%预胶化淀粉(α-starch)、硬脂酸镁适量,充分混匀,作为速释层。
(3)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得双层片。
附图说明
图1-5 为实施例1-5的溶出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双层片的制备方法
取诃子150份、波棱瓜子70份、石榴子120份、木香50份,以上四味药材加70%乙醇回流提取,提取液趁热过滤(200目筛),减压回收乙醇,得流浸膏,干燥粉碎得浸膏粉。
双层片的制备,以1000片用量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中医药大学,未经江西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801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