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化成型碳纤维复合材料轮辋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79726.0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17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郑传祥;连娇愿;吴嘉懿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B5/02 | 分类号: | B60B5/02;B60B21/00;B29C70/3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成型 碳纤维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1.碳纤维复合材料一体化成型轮辋,包括轮辋底(1)、轮辐(2)和轮毂(3);轮辋底(1)朝向轮毂(3)的面通过多条等距分布的轮辐(2)与轮毂(3)外圆柱面相连,轮辋底(1)背离轮毂(3)的面为安装橡胶轮胎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辋底(1)背离轮毂(3)的面,从向外凸出的外轮辋边缘(5)到向外凸出的内轮辋边缘(9)间,依次设有为外驼峰(6)、短轮辋平底、凹槽(7)、长轮辋平底和内驼峰(8),轮辋底(1)为水平面或为方便脱模而具有锥度;
所述多条等距分布的轮辐(2),每条轮辐均整体呈圆弧曲线向外轮辋边缘(5)侧凸出,其曲率半径为轮辋半径的2~100倍;轮辐的截面为C形、П形或圆弧形;轮辋底(1)朝向轮毂(3)的面与轮辐(2)的一端联接接头(10)通过连接面(16)粘结,联接接头(10)粘结宽度大于凹槽(7)的宽度,使凹槽(7)完全被联接接头(10)所包覆,靠近外驼峰(6)一侧的联接接头(10)凹槽内圆弧处填充有泡沫塑料的楔形压条(11),保证连接处有圆角过渡;
所述轮毂(3)中间开有轴孔,轮毂(3)的法兰面上开有多个螺栓孔(4),轮毂(3)多个螺栓孔(4)分别通过各自螺栓与汽车前、后轮轴上的轮盘相连;在轮毂(3)与轮轴上的轮盘之间,装有阻止轮盘热量传导到复合材料轮毂(3)的隔热垫片,在螺栓孔的四周喷涂有隔热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一体化成型轮辋,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接头(10),轮辋底(1)朝向轮毂(3)的面与轮辐(2)的一端联接接头(10)
相连的转角处,均采用圆角过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一体化成型轮辋,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辐(2),其横截面面积沿着轮辋中心的是变化的,离轮辋中心越近,横截面积越小,离轮辋中心越远,横截面积越大。
4.用于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一体化成型轮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轮辋制备方法采用的模具,包括至少有两块半圆组成的外侧模,深侧模(13)和浅侧模(15);两块半圆组成的外侧模内圈具有与轮辋底(1)上面相反的形状,浅侧模(15)内侧具有与轮辋左侧相反的形状,深侧模(13)内侧具有与轮辋右侧相反的形状,外侧模内圈一端分别通过各自端部的榫槽插入到浅侧模(15)的槽内,外侧模内圈另一端分别通过各自端部的榫槽插入到深侧模(13)的槽内,楔形压条(11)在碳纤维复合材料敷设完成后压入沟槽内,然后装入深侧模(13),构成闭合的轮辋腔体;该轮辋具体制备方法是:
1)轮辋在成型前根据各部位受载荷的大小,分别敷设对应的碳纤维层数及相应的角度,并敷设在深侧模(13),浅侧模(15),外侧模与楔形压条(11)构成的空腔里,其上的碳纤维分布按照:轮辋底(1)的圆周方向和宽度方向分别为[0º/90º]4,材料为T700环氧树脂预浸料,在外侧模构成的圆形模具内侧面首先逐层敷设轮辋底(1)到所需厚度;
2)轮辐(2)上碳纤维的分布沿着轮辐长度方向为 [45º/-45º]2,轮辐(2)的内外侧加[0º/90º]各一层;
3)轮毂(3)上的碳纤维分布根据轮辐(2)上的纤维层数,不足厚度部分再增加[45º/-45º]层数,直到达到所需的轮毂厚度;
4)轮毂(3)上的纤维层是每一个轮辐(2)上纤维层的延续,它们是一块整体的纤维层组成,敷设顺序依次按照轮辐(2)的顺序顺时针或者逆时针一层一层敷设在浅侧模(15)上,即第一个轮辐(2)敷设第一层纤维后,进行第二个轮辐(2)上敷设第一层纤维,依次敷设所有轮辐(2)的第一层纤维,接着依次敷设第二层纤维、第三层纤维……,直到达到所需的厚度;此时轮毂(3)的厚度是所有轮辐厚度的和,如果需要增加轮毂(3)的厚度,则单独敷设轮毂(3)的纤维层数即可达到所需的轮毂(3)厚度;
5) 将敷设好碳纤维复合材料轮辋的模具放入固化炉固化,固化后脱模得到所需的轮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一体化成型轮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为预涂胶纤维或是编织纤维再进行真空注入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7972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陶瓷笔书写痕迹的固定方法
- 下一篇:轮毂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