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79625.3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0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美心;李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马高知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太原同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4107 | 代理人: | 王金锁 |
地址: | 043000 山西省临***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活 污水处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生活污水排放呈逐年递增趋势,且污水成份日趋复杂是导致水体环境恶化的重要污染源,因此,城镇生活污水迫切需要治理。国家在对城镇污水的排放提出了新的要求,排放标准由GB18918-2002一级B 标上升至GB18918-2002 一级A 标准。而从目前的工艺标准方面来看,当前已应用成熟的工艺仅可以将污水处理到GB18918-2002 一级B 标准。目前国内外处理污水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混凝法、生物法。以上这两种方法所采用的设备都不约而同地存在耗能高,结构不合理,费用投入大且不能一次性全部回收污染物,更谈不上污泥的再利用,很难使城镇污水处理达到GB18918-2002 一级A 标准。
现有最接近的专利ZL03219471.4, 纳米微孔硅藻精土水处理设备的专利技术,占地面积大,由于结构不合理存在的缺陷,导致池体建造工期长,泥水分离不充分,截留了污水中的污泥、重金属、大部分微生物等物质不充分,进而产生冒渣现象,导致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恶臭味,很难使城镇污水处理达到GB18918-2002 一级A 标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本发明结构合理,占地小、投资成本少、运行成本低、出水稳定、污泥产量低、出水水质好。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它包括进水管、一级沉淀池、过滤池、絮凝池、沉清室、反渗斗、一级潜污泵、二级潜污泵和三级潜污泵,所述进水管与一级沉淀池的上部端口连通,一级沉淀池通过上部端口与过滤池的上部端口连通,过滤池的底部通过第一管路与反渗斗的底部连通,在过滤池的底部设置有粗过滤网,反渗斗位于絮凝池内部,絮凝池位于沉清室内,絮凝池与沉清室通过底部通过精滤网连通;在絮凝池外壁体与沉清室内壁体之间的上部设置有中空微滤膜片,在沉清室上部设置有供清液流出的槽钢形堰槽;过滤池的底部与进水管通过第二管路连通;絮凝池的底部通过第三管路与过滤池上部端口连通;其中,第一管路的管体上连接有一级潜污泵,第二管路的管体上连接有二级潜污泵,第三管路的管体上连接有三级潜污泵。
进一步地,所述的反渗斗的大端开口朝上,其上清液通过反渗斗的上部大端开口自流而下。
进一步地,所述絮凝池与沉清室的上部壁体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微滤膜片为上下两层致密层,中空腔体流道层结构膜片,过滤精度为11—15um,且其膜片内部滤孔为不对称结构形成不规则弯曲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微滤膜片的材料为280 万以上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路为一中部折弯型的管体,其中,中间管体位置低,两端高,其中,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一排污口,该排污口通过分支管路与第三管路连通,第三管路再通过三级潜污泵将污水提升到过滤池内。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沉淀池底部与第二管路连通,第二管路再通过二级潜污泵将污水提升到一级沉淀池内,在一级沉淀池底部的管口上设置有开关阀。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整个设备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运用其进行污染处理进处理成本低,不使用任何药剂就能分解,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减免绝大部分处理费用,本发明能抑制水中细菌和霉菌的发生,防止水质腐败,改善工厂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它包括进水管1、一级沉淀池2、过滤池3、絮凝池4、沉清室5、反渗斗6、一级潜污泵7、二级潜污泵8和三级潜污泵9,所述进水管1与一级沉淀池2的上部端口连通,一级沉淀池2通过上部端口与过滤池3的上部端口连通,过滤池3的底部通过第一管路16与反渗斗6的底部连通,在过滤池3的底部设置有粗过滤网10,反渗斗6位于絮凝池4内部,絮凝池4位于沉清室5内,絮凝池4与沉清室5通过底部通过精滤网11连通;在絮凝池4外壁体与沉清室5内壁体之间的上部设置有中空微滤膜片12,在沉清室5上部设置有供上层清液流出的槽钢形堰槽13;过滤池3的底部与进水管1通过第二管路14连通;絮凝池4的底部通过第三管路15与过滤池3上部端口连通;其中,第一管路16的管体上连接有一级潜污泵7,第二管路14的管体上连接有二级潜污泵8,第三管路15的管体上连接有三级潜污泵9。
其中,所述的反渗斗6的大端开口朝上,其上清液通过反渗斗6的上部大端开口自流而下。所述絮凝池4与沉清室5的上部壁体密封。所述中空微滤膜片12为上下两层致密层,中空腔体流道层结构膜片,过滤精度为11—15um,且其膜片内部滤孔为不对称结构形成不规则弯曲通道。所述中空微滤膜片12的材料为280 万以上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所述第一管路16为一中部折弯型的管体,其中,中间管体位置低,两端高,其中,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一排污口,该排污口通过分支管路17与第三管路15连通,第三管路15再通过三级潜污泵9将污水提升到过滤池3内。所述一级沉淀池2底部与第二管路14连通,第二管路14再通过二级潜污泵8将污水提升到一级沉淀池2内,在一级沉淀池2底部的管口上设置有开关阀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马高知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侯马高知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796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