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泥有机化处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878709.5 | 申请日: | 2017-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54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廖泽勋;韩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泽勋;韩科 |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 |
| 代理公司: | 四川君士达律师事务所 51216 | 代理人: | 芶忠义;董杰 |
| 地址: | 61143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机化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有机化处理方法,首先对湿污泥进行脱水处理,使污泥含水率降低至60%‑65%;然后将脱水污泥运输至消化处理地,进行粉碎、过筛,并在粉碎、过筛过程中喷洒脱臭剂;再加入碳源/氮源比例调节剂、氧气缓释剂以及含有益生菌种的物料;将所得物料混合均匀后,输送至好氧消化料仓,进行污泥好氧消化腐熟反应,得到有机土壤。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污泥有机化处理方法,可以除去污泥中含有的大量水分、并可除去异味,杀灭有害物质,为农业或林业用泥或为其它资源化应用奠定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涉及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具体涉及一种污泥有机化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污水厂在进行污水处理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污泥中含有很多寄生虫、病原菌和有毒的金属,而且会散发出大量的有毒气体及恶臭气味,且如果污泥处理不当,极易造成二次污染,病原菌和寄生虫快速传播,破坏周边生态环境。
目前,处理污泥的方法主要有污泥焚烧、卫生填埋、和土地利用。污泥焚烧,是利用污泥含有的有机成分较高(约占70%~80%),具有一定热值等特点来处理污泥;污泥焚烧技术优势在于其处理的彻底性,减量率可达95%左右,处理速度快,污泥中有机物被完全氧化,重金属(除汞外)几乎全被截留在灰渣中;污泥焚烧的问题在于:(1)污泥热值较低,同时污泥内在水分较难去除,影响燃烧稳定性,(2)污泥焚烧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并产生二噁英等有害物质,(3)焚烧成本很高,从国外的情况看,焚烧投资以及运转和维护费用,是其它工艺的2~4倍。污泥卫生填埋是发达国家早期处理污泥的一种方式,需占用大量土地,而其应用受到制约,且污泥含水率高,会加剧垃圾填埋场渗沥液的产量,并使污泥中含有的各种有害物质污染地下水;现在随着人口增加、土地资源匮乏,各国污泥填埋量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以法国为例,其污泥填埋比例由1992年的20%下降到1998年的11%,并于2005年开始禁止污泥填埋。污泥土地利用是污泥分散消纳的一种方式,通过覆盖、喷洒、注射等将污泥作为一种有机肥料或土壤改良剂,施入土壤表面或土壤中,以达到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综合肥力的目的,其利用方式包括农田利用、林地利用、园林绿化利用以及退化土壤修复等。
表1给出了2007年各国污泥处理方法的占比,从表1中可以看出污泥焚烧由于其运营、维护成本高、热值低、易造成二次污染等原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大多数国家仍以陆地填埋为主,主要在少数发达国家,污泥土地利用发展较好。德国1990年污泥农用比例为30%左右,增加到1998年的近70%,在短短8年内污泥农用提高了一半多;在欧盟禁止污泥海洋处置时,英国选择污泥土地利用来消纳不能海洋处理的大量污泥,这些足以证明污泥土地利用是见效快、容量大的污泥处理途径;因此,从长远发展看,污泥土地利用仍是解决污泥的最佳方法。
目前,各种污泥处理方法在国内所占的比例为:农业利用占44.83%、土地填埋占31.03%,绿化占3.45%,焚烧占3.45%,仍有13.70%的污泥未得到处置,这将对环境带来巨大的危害。从上述数据分析可以看出,针对我国是处于发展阶段的农业大国,污泥农用是一条很重要的污泥处理途径。
目前将污泥制作成有机肥料或土壤改良剂的方法流程为:首先将来自无水处理厂的湿污泥通过掺混秸粉煤灰、秆、花生壳或木屑等,将含水率调至60%以下,再运输至发酵场进行发酵,通过添加辅料的方法虽然达到降低污泥中含水率的目的,但大大增加了污泥的体积和重量,这样不仅不便于运输,运输过程出现滴水现象,并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而且使得发酵体积大大增加,并延长了发酵时间,从而导致整个污泥处理周期的延长和投资成本的增加。
而我国目前正处在无水处理率大幅高、污泥产量猛增的阶段,探索一种新的污泥处理方法,在将污泥转化为有机肥料或土壤改良剂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污泥处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解决处理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隐患,已经是目前农用污泥发展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泽勋;韩科,未经廖泽勋;韩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787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向驱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锁体错位的门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