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固定血氧饱和度夹的导线的手套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877855.6 | 申请日: | 2017-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5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兰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兰芳 |
| 主分类号: | A61B90/00 | 分类号: | A61B90/00;A61B5/145 |
| 代理公司: | 无锡互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36 | 代理人: | 孙际德 |
| 地址: | 224100 江苏省盐城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固定 饱和度 导线 手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固定血氧饱和度夹的导线的手套。
背景技术
心电监护中,需要将血氧饱和度夹夹在患者的手指上,由于血氧饱和度夹的导线较长。患者翻身或抬手时容易牵动导线,从而造成将血氧饱和度的脱落,导致监控中断。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固定血氧饱和度夹的导线的手套,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固定血氧饱和度夹的导线的手套,其包括有两端开口的手套本体,所述手套本体包括用于包覆手掌的手部及用于包覆手腕的腕部,所述手部的两侧均设有指孔,所述手套本体的一个表面上设有若干个用于夹持所述血氧饱和度夹的导线的粘扣带。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粘扣带呈长条状,其包括连接在所述手套本体上的固定部及与所述固定部一体成型的翻折部,所述翻折部向内翻折后能够与所述固定部粘接以实现对所述血氧饱和度夹的导线的夹持。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手套本体的一个表面上设有四个所述粘扣带,分别为第一粘扣带,第二粘扣带、第三粘扣带及第四粘扣带,其中:所述第一粘扣带沿径向设置所述手部的前端,所述第二粘扣带沿轴向设置在所述手部的中部,所述第三粘扣带沿径向设置在所述手部的中部,所述第四粘扣带沿径向设置在所述腕部上。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粘扣带与所述第三粘扣带呈“T”字形排布。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手套本体上穿设有复数个透气孔。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手套本体由柔性布料缝制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固定血氧饱和度夹的导线的手套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实现导线的有效固定,防止血氧饱和度夹脱落。此外,本发明由柔性布料制成,其具有佩戴舒适、易清洗、可重复实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述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简单描述,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为一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中的本发明与血氧饱和度夹的装配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固定血氧饱和度夹的导线的手套,其其包括有两端开口的手套本体,所述手套本体包括用于包覆手掌的手部101及用于包覆手腕的腕部102,所述手部101的两侧均设有指孔103,所述手套本体的一个表面上设有若干个用于夹持所述血氧饱和度夹的导线的粘扣带。
由于手套本体为两端开口结构,且其两侧均开有指孔,因此手套没有左、右手之分。无论是左手还是右手,戴上该手套后,大拇指均能从指孔伸出,其余四根手指则从手套本体的前端伸出。
为了提升手套的舒适性及透气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手套本体由柔性布料缝制而成,所述手套本体上穿设有复数个透气孔。
所述粘扣带呈长条状,其包括连接在所述手套本体上的固定部及与所述固定部一体成型的翻折部。所述固定部为绒面,所述翻折部为钩面,所述翻折部向内翻折后与所述固定部粘接以实现对所述血氧饱和度夹的导线的夹持。
本实施例中,所述手套本体的一个表面上设有四个所述粘扣带,分别为第一粘扣带104,第二粘扣带105、第三粘扣带106及第四粘扣带107,其中:所述第一粘扣带104沿径向设置所述手部101的前端,所述第二粘扣带105沿轴向设置在所述手部101的中部,所述第三粘扣带106沿径向设置在所述手部101的中部,所述第四粘扣带107沿径向设置在所述腕部102上。所述第二粘扣带105与所述第三粘扣带106呈“T”字形排布。上述的粘扣带的布置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手套对血氧饱和度夹的导线的夹持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固定血氧饱和度夹的导线的手套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实现导线的有效固定,防止血氧饱和度夹脱落。此外,本发明由柔性布料制成,其具有佩戴舒适、易清洗、可重复实用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兰芳,未经王兰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778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板电脑支架(HRT‑1703)
- 下一篇:吊灯(海芋‑卧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