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76952.3 | 申请日: | 2017-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57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范小利;马宝宝;杨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8/00;F21V13/00;F21V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李梅香;张颖玲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背壳,构成所述电子设备的背面;安装组件,位于所述背壳内且设置有安装位;多个第一点光源,分别安装在所述安装位上;导光盘,位于所述第一点光源之上,用于扩散所述第一点光源发射的光线以形成均匀的发光面;所述发光面位于所述电子设备的正面;遮光组件,至少安装在与所述第一点光源对应的位置,用于从所述正面遮挡所述第一点光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子设备中(例如,电子手表)等,在黑夜等环境光照度不够的情况下,需要电子设备的内部光源,自身发光提供用户查看表盘等光源。
现有的光源一般为第一点光源或线光源。常见的线光源可包括:冷阴极荧光灯,但是一般体积大,不宜用于体积较小的便携式电子产品中。
典型的电光源包括:二极管(LED)。
不管是利用线光源,还是第一点光源,都需要将光线从光源处打散整个发光面上,才能实现整个发光面内的均匀照射。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将光线打散,一种方案是使用雾化壳体,通过光线雾化进行光线均匀照射,但是实践证明这种雾化壳体的雾化效果有限,通常还是可以透过壳体看见光源所在位置的照度更大,还是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光照不均的现象。另一种是利用电致(Electro Luminescent,EL)发光片;但是EL发光片发光时需要使用到电压逆变器;而电压逆变器的引入会导致电子设备的体积大及质量大问题,且通常EL发光片的颜色单一不可调。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至少部分解决发光均匀与体积大及质量大之间的矛盾。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背壳,构成所述电子设备的背面;
安装组件,位于所述背壳内且设置有安装位;
多个第一点光源,分别安装在所述安装位上;
导光盘,位于所述第一点光源之上,用于扩散所述第一点光源发射的光线以形成均匀的发光面;所述发光面位于所述电子设备的正面;
遮光组件,至少安装在与所述第一点光源对应的位置,用于从所述正面遮挡所述第一点光源。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安装组件为第一导光环;多个所述安装位等角度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导光环上;
所述遮光组件覆盖在所述第一导光环的第一区域;
所述第一导光环,用于扩散所述第一点光源发射的光线并将光线第二区域导出,其中,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外围;
所述导光盘,具体用于将从所述第二区域的光线扩散成所述发光面。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阻光圈,位于所述安装组件及所述导光盘外围,以防止光线外漏。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雾化盘,位于所述导光盘之上,包括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其中,所述第三区域,用于雾化光线;所述第四区域位于所述第三区域的外围。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阻光层,位于所述雾化盘和所述导光盘之间,对应于所述雾化盘的第四区域设置,用于遮挡光线。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遮光环,位于所述背壳的外围且位于所述电子设备的正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769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