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水零排放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876171.4 | 申请日: | 2017-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5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许心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缘脉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01/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7 | 代理人: | 胡永宏 |
| 地址: | 20161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 排放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处理方法,具体为一种废水零排放工艺,属于环保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自“九五”开始,集中力量对“三河三湖”等重点流域进行综合整治,“十一五”以来,大力推进污染减排,水环境保护取得积极成效。但是,我国水污染严重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性遏制,区域性、复合型、压缩型水污染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水安全的最突出因素,防治形势十分严峻。为此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等十二个部门,共同编制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为《水十条》)并于2015年4月16日由国务院向社会公开。
目前一些工业企业产生的废水为高盐、高COD废水,也有的是在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高盐废水,此类废水处理难度较大。这些废水在处理过程中采用的是一些传统技术,系统设备需要复杂的预处理且易发生污堵从而使设备不能稳定地运行,所用设备要耐高盐腐蚀,对材质要求高。本发明为高流量叠片式过滤器、以三醋酸纤维素为材质的正渗透膜技术、高盐浓缩膜、和低温蒸发结晶器所构成的高盐、高COD水处理装置,采用氯化钠溶液作为汲取液,预处理简单、不污堵、汲取液回收简单、节能、环保。为高难度水处理的最新工艺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废水零排放工艺及其专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废水零排放工艺,其步骤如下:
(1)、预处理:将废水(高盐水和高COD水)通过叠片式过滤器;去除粒径大于100微米的颗粒物;
(2)、正渗透:将经过预处理的废水通过正渗透膜(FO膜);其中,采用的FO汲取液为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28%的氯化钠溶液;
(3)、通过FO膜后,得到的浓废水通过低温蒸发结晶器进行低温蒸发结晶;然后将结晶后的固体外运填埋或处理;
通过FO膜后,得到重量百分比为1%-25%的FO淡汲取液,利用高压泵将FO淡汲取液泵入高盐浓缩膜;生成的浓水作为汲取液回收,生成的淡水作为工业用水。
步骤(1)中,所述的叠片式过滤器为若干个叠片叠放在一起,每片叠片上设置有既定深度的沟槽。
步骤(2)中,所述的正渗透膜为醋酸纤维膜。所述的正渗透膜为卷式结构,沿中心轴为中心管,FO汲取液自中心管内通过,自正渗透膜一端沿中心轴方向向另一端流出,流出时为淡汲取液;废水自中心管外侧通过;自正渗透膜一端沿中心轴方向向另一端流出,流出时为浓废水。
步骤(3)中,所述的低温蒸发结晶器采用空气驱动,通过风机将空气鼓入低温蒸发结晶器将水分从浓水中带出;所述的蒸发温度为20~65℃。优选的蒸发温度为30℃。
所述的低温蒸发结晶器材质为塑料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这种材质耐腐蚀材质,遇高浓度盐溶液而不受腐蚀。
所述的高盐浓缩膜为卷式结构,沿中心轴为中心管;盐水自中心管外侧通过,由高盐浓缩膜的一端沿中心轴方向向另一端流出,流出时为浓水;中心管输出为淡水。
步骤(3)中,高压泵的压力在5MPa~8MPa。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预处理简单,只需去除粒径大于100微米的颗粒物;
2、汲取液回收采用高盐浓缩膜技术,回收简单,不需加药;
3、低温蒸发结晶器蒸发过程采用空气驱动,所需温度在30℃左右,这是目前在水处理行业蒸发采用的最低温度,结晶器材质耐腐蚀材质,遇高浓度盐溶液而不受腐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废水零排放工艺流程图。
图2为正渗透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位高盐浓缩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技术特点。
如图1所示的废水零排放工艺,高盐水、高COD水依次通过E1进行预处理后进入E2,经E2处理后的浓水进入E4进行蒸发结晶,从E2流出的淡水进入E3进行浓缩回收,E3流出的淡水送到适合的用水点。
具体步骤如下:
(1)、预处理:将废水(高盐水和高COD水)通过叠片式过滤器;去除粒径大于100微米的颗粒物;
(2)、正渗透:将经过预处理的废水通过正渗透膜;其中,采用的FO汲取液为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28%的氯化钠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缘脉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缘脉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761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