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无源无线测温装置的报警温度阈值判定及报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75987.5 | 申请日: | 2017-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72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田洪亮;刘洋;宋志勇;冯勇;谢杨;刘涌;袁秋实;王朋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驻马店供电公司;上海博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02 | 分类号: | G01K1/02;G01K11/26;G08C17/02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1 | 代理人: | 郭增欣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无源 无线 测温 装置 报警 温度 阈值 判定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源无线测温装置的报警温度阈值判定及报警方法,根据无源无线测温装置的历史采集温度数据和设备所在地的历史气象数据,考虑当前环境温度,判定无源无线测温装置的报警温度阈值;并依据当前无源无线测温装置采集到的温度信息数据,进行报警提示,达到快速发现超标点排除故障隐患的作用;本发明克服了无源无线测温装置报警温度阈值设定经验主义,单一固定、不够精确的缺陷,避免了常规有源测温装置在停电后无法工作而且无法及时更换的技术难点,提高了分析数据源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行业设备故障诊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无源无线测温装置的报警温度阈值判定及报警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报警温度阈值设定根据所测设备元件自身所允许的温度范围、以及工作经验所获知的设备元件温度范围进行手工设定,无法考虑实时环境温度因素和实时供电负荷因素,存在所设报警温度阈值单一固定,不够精确和经验主义的弊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考虑实时环境因素,进行当前时刻报警温度阈值自动判定,避免了常规报警阈值温度单一固定、经验主义的弊端,提高了电力设备报警温度阈值设置的可靠性的基于无源无线测温装置的报警温度阈值判定及报警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无源无线测温装置的报警温度阈值判定及报警方法:
A、通过气象局网站获得设备安装地上一年的历史气象数据并获取该无源无线测温装置上一年内采集的温度数据;
B、将步骤A中得到的气象数据和温度数据按照所属时间区域进行整理,并建立统一的数据分析库;
C、通过数据接口每三小时获取一次设备安装地气象局网站实时气象温度数据;
D、通过获得的实时气象温度数据,根据数据分析库的数据,倒推过去一年内,同一时间区域、同一环境温度下的设备历史测温数据;并取该段历史测温数据的最高值,同国际GB763-90所规定的该设备元件自身允许温度进行比较,取两者之间的较低值为报警温度阈值;
E、无源无线测温装置对温度进行实时检测,并通过以太网、GPRS或者RS485按照指定的标准规约传入数据分析库;
F、比较步骤D获得的报警温度阈值和步骤E获得的实时温度数据,如步骤E获得的实时温度数据超过步骤D获得的报警温度阈值,触发高温预警机制。
所述历史气象数据为气象局过去一年历史数据,包括全天每三小时为一区段的历史气象数据。
所述步骤A中的温度数据为无源无线测温装置过去一年所有历史数据。
所述无源无线测温装置是在确定设备停电的情况下进行安装,并设定网关自动向采集数据接收服务器和数据分析服务器上传温度信息,所述无源无线测温装置为基于声表面波SAW的无源无线测温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根据无源无线测温装置的历史采集温度数据和设备所在地的历史气象数据,考虑实时环境因素,进行当前时刻报警温度阈值自动判定,避免了常规报警阈值温度单一固定、经验主义的弊端,提高了电力设备报警温度阈值设置的可靠性。
2、本发明在获取采集点气象温度信息后,根据当天24小时环境温度,分析过去一年内同一时间区域、同一环境温度下所测设备温度,自动判定当前环境下报警温度阈值,为报警温度阈值的设定,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和详细的数据分析。
3、本发明采用基于声表面波(SAW) 的无源无线测温装置,无需电池驱动,减少了电池更换带来的维护成本,同时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也不受安装环境结构和空间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驻马店供电公司;上海博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驻马店供电公司;上海博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759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