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排水式渣土池及土压平衡盾构渣土多维渗流脱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75801.6 | 申请日: | 2017-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75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阳栋;谭立新;李水生;赵承豪;习智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2D3/10 |
代理公司: | 43211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宏 |
地址: | 410004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水 渣土 压平 盾构 多维 渗流 脱水 方法 | ||
1.一种排水式渣土池,用于土压平衡盾构渣土的脱水处理,包括用于装载渣土(8)的池基体(1),
其特征在于,
所述池基体(1)的上部开口设有用于封盖在装载渣土(8)后的所述池基体(1)开口上以使所述池基体(1)内腔构成装载有渣土(8)的封闭腔体(101)的密封结构(2),
所述池基体(1)内腔底部设有用于从下部收集渣土(8)向下渗出的水的底部管网(3),
所述底部管网(3)上接有用于将所述底部管网(3)内收集的水向外抽吸并使所述封闭腔体(101)内形成均衡负压以压迫渣土(8)加速向外渗水的抽吸排水装置(4);
所述密封结构(2)渗透系数小于或等于10-11cm/s,刺破强度大于或等于50N;所述密封结构(2)上表面和/或下表面覆盖有用于保护所述密封结构(2)的土工布层;
所述抽吸排水装置(4)包括连通底部管网(3)并用于将底部管网(3)内收集的水朝向密封结构(2)方向引出的引水管路(401)、连通引水管路(401)输出端并用于导出渣土(8)渗水的出水管道(402)以及连接于出水管道(402)输出端用于为出水管道(402)和与出水管道(402)连通的管路内提供真空负压并将出水管道(402)收集水抽吸排出的真空泵(403);多个引水管路(401)均匀分布于池基体(1)的封闭腔体(101)内;引水管路(401)包括设置于池基体(1)侧壁上的盲沟通道(4011)以及处于池基体(1)的封闭腔体(101)内的排水管道(4012),形成立体的管网系统,以提高管网系统内的抽吸效果并实现封闭腔体(101)内的均衡负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式渣土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部管网(3)采用沿纵向、横向或斜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分布的多个排水滤管(301)彼此连通构成;
所述排水滤管(301)朝向渣土(8)方向开设有用于收集渣土(8)渗水的排水孔或排水槽(3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式渣土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水滤管(301)外覆盖有用于抵抗上部压力以保护所述排水滤管(301)并防止固体颗粒进入所述排水滤管(301)内的底管保护层(3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式渣土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池基体(1)底部布设有用于沉积渣土(8)渗水并保护所述底部管网(3)的砂垫层(5),
所述底部管网(3)埋设于所述砂垫层(5)内,
所述抽吸排水装置(4)穿过所述砂垫层(5)并通过接头(6)连通至所述底部管网(3)。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水式渣土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盲沟通道(4011)和/或所述排水管道(4012)沿竖直方向设置和/或沿斜向布设;
多个所述盲沟通道(4011)沿所述池基体(1)的侧壁面均匀分布,多个所述排水管道(4012)均匀布设于所述池基体(1)的所述封闭腔体(10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水式渣土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盲沟通道(4011)上开设有多个朝向渣土(8)方向均布的渗水孔或渗水槽,所述盲沟通道(4011)外覆盖有用于防止渣土(8)颗粒进入所述盲沟通道(4011)内的过滤保护层;和/或
所述排水管道(4012)上开设有多个均布于所述排水管道(4012)壁体上的渗水孔或渗水槽,所述排水管道(4012)外覆盖有用于保护所述排水管道(4012)并防止渣土(8)颗粒进入所述排水管道(4012)内的引水保护层(401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水式渣土池,其特征在于,
相邻所述盲沟通道(4011)之间、相邻所述排水管道(4012)之间、所述盲沟通道(4011)与所述排水管道(4012)之间中的至少一处设有用于支撑和保持结构稳定的支撑环(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7580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