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件保护过程中的负载平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75181.6 | 申请日: | 2017-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1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夏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科拓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50 | 分类号: | G06F9/50;G06F2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件 保护 过程 中的 负载 平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件保护系统,具体来说是一种软件保护过 程中的负载平衡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背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面向各应用领域或行业需求的软件 不断地孕育而生。但无论哪种优秀的软件,其内部核心的技术往往是 该软件的命脉,一旦被他人窃取或被非法复制,由此受到的经济损失 是无法估计的。
软件的版权保护产品作为一种信息软件保护装置在软件版权保 护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保护软件开发商的利益、增加收益,保 护合法用户的利益,还可以控制软件分销。
软件保护的主要技术有硬加密、软加密和认证许可。
硬加密技术是指被保护的敏感信息的变换处理完全是在硬件软 件保护装置内部完成,不会暴露在PC端的软件加密技术。
硬加密技术从理论上来说是一种较安全的技术。但是硬件加密技 术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硬加密技术的各种保障方式都是使硬件软件 保护装置和被保护软件之间进行数据交互,换句话说让硬件成为软件 运行过程中的一部分,但是软件保护装置本身的运算速度本身有局限 性,各种算法对数据的运算还需要时间,存储在硬件软件保护装置中 的软件的关键代码执行的速度要远低于软件本身的速度,因此,相比 之下,硬软件保护装置地介入使的原本运行流畅的软件速度受到了较 大的影响。另外,硬件软件保护装置的存储空间毕竟有限,也就意味 着只能有很少量的关键信息可以通过硬件软件保护装置来保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控制合理、使 用灵活的软件保护过程中的负载平衡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用于运行 被保护软件的计算机和与所述计算机相连的至少两个软件保护装置。
所述软件保护装置可包括主控芯片和分别与所述主控芯片相连 的存储器和接口芯片,所述接口芯片通过装置接口与所述计算机相 连,所述装置接口包括并行接口、串行接口或USB接口。
所述接口芯片或/和存储器可集成在所述主控芯片中或与主控芯 片分立连接。
所述主控芯片可为包括CPU、MCU、单片机的微处理器或智能 卡芯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将较大的需要保 护的代码分别装在不同的软件保护装置中,这种结果能够适当的扩大 应用需要的存储空间,使多个软件保护装置并行完成一个软件保护装 置需要串行完成的工作,加快了软件加密和处理的速度,从而使得软 件需要保存的关键信息以及软件的运行速度和软件的安全性之间找 到一个最好的平衡点,满足人们对软件保护装置速度和容量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工作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做具体描述。
本发明中的所述软件保护过程中的负载平衡系统,包括一个 用于运行被保护软件的主机和两个包含有关键信息的软件保护装置, 装置A和装置B。所述软件保护装置中包含的关键信息包括能够分别 运行或存储的多项内容,具体如软件的不同片断、访问所需的数据、 需要保护的敏感信息等。
所述软件保护装置可以包括如下三种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中所示,所述软件保护装置102包括一个主控芯 片103,所述主控芯片103为集成了存储器和接口模块的CPU,并通 过与所述软件保护装置相连的USB接口或串行接口或并行接口101 与运行被保护软件的计算机相连,并进行数据通信。
实施例2如图2中所示,所述软件保护装置202中包括一个集成 有接口模块的主控芯片CPU 203和一个与所述CPU相连的外部存储 器204,并通过与所述软件保护装置相连的USB接口或串行接口或 并行接口101与运行被保护软件的计算机相连,进行数据通信。
实施例3如图3中所示,所述软件保护装置302种包括一个用作 主控芯片的CPU 304,和分别与所述主控芯片相连的通信模块303和 外部扩展存储器305,所述通信模块303为USB接口芯片,并通过 USB接口301与运行被保护软件的计算机相连,进行数据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科拓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科拓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751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息请求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分布式监听方法、监听控制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