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74365.0 | 申请日: | 2017-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8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汪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时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02;H01B1/04;B82Y3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43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导电 浆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极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导电浆料,广泛应用于微电子工业中的布、封装、连接等,对微电子器件的小型化起着重要用。电子浆料的导电相大多以铂、钯、金和银等贵金属粉末为主, 银的价格相对较低,所以银浆的商品化程度最高。近几年银的价格越来越高,银浆料的生产成本也随之增加,加之银浆料本身存在的银离子迁移问题。
石墨烯(Graphene)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由碳原子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它由碳六元环组成的两维周期蜂窝状点阵结构,可以翘曲成零维的富勒烯(fullerene),卷成一维的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CNT)或者堆垛成三维的石墨(graphite),理想的石墨烯结构是平面六边形点阵,可以看作是一层被剥离的石墨分子,每个碳原子均为sp2杂化,并贡献剩余一个p轨道上的电子形成大π键,π电子可以自由移动,赋予石墨烯良好的导电性。但是石墨烯作为浆料存在难分散,易团结的问题。
纳米粒子是指粒子尺寸在1-100nm之间的粒子,具有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特有的性质和功能。纳米材料具有许多特异性能,铜纳米材料就是一种十分有用的材料,如充当催化剂、制备“超塑”钢、制备气体传感器等。纳米铜粉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气相蒸汽法、机械化学法和化学还原法等。但通常的制备方法都比较复杂、成本高,很难进行工业化生产。
公告号为103500812B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掺杂石墨烯制备高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将不同质量份的导电浆料、石墨烯、分散剂、去离子水分批次放入真空搅拌机搅拌,最后得到掺杂石墨烯制备高导电浆料,该方法工艺简单,但是该制备方法中的石墨烯存在分散和团聚问题,分散性不好,导致石墨烯团聚。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浆料结合了纳米晶铜粉和石墨烯导电性能好,稳定性高等优点,且工艺简单、成本低、便于工业化生产。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纳米晶铜粉的制备:称取CuSO4·5H2O和Zn粉,用蒸馏水配置CuSO4饱和溶液和Zn粉悬浊液,向CuSO4饱和溶液中滴加Zn粉悬浊液,调节pH值为 3-5,在室温下搅拌40-50min,获得的产物A经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后得到纳米晶铜粉;
(2)石墨烯分散液的制备:将石墨制备成二次膨胀石墨,将二次膨胀石墨与蒸馏水混合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机械剪切剥离后得到石墨烯溶液,将石墨烯溶液离心处理得到产物B,将产物B置于马弗炉中,氮气回流条件下高温处理2-3 小时,得到石墨烯;将石墨稀溶于有机溶剂,调节pH值为8-9,超声处理1-2 小时,得到石墨烯分散液;
(3)复合导电浆料的制备:将纳米晶铜粉和石墨烯分散液混合,置于真空搅拌机先以公转20-30r/min,自转700-800r/min的速度搅拌50-60min,往真空搅拌机中加入粘结剂和表面活性剂,以公转40-50r/min,自转700-800r/min的速度搅拌30-40min,得到复合导电浆料。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洗涤的洗涤剂为去离子水。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真空干燥时间为40-50min。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石墨烯和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1-5:100。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的纳米晶铜粉、石墨烯分散液、粘结剂和表面活性剂的体积比为50-80:200:1-5:1-5。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的表面活性剂为直链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或月桂醇硫酸钠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有益效果:1.通过用置换反应制备纳米晶铜粉,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且纳米晶铜粉的抗氧化性、导电性能强于普通铜粉。
2.本发明将纳米晶铜粉和石墨烯制备得到复合浆料,该浆料的导电性能好,且制备复合导电浆料中通过对pH值的控制,增强浆料的分散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时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时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743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